三大運營商曬上半年“成績單”:
截至本周三,三大運營商都揭曉了2017年上半年的“成績單”。表面看來,這是自2013年進入下滑通道之后,三大運營商首次集體實現收入、利潤雙增長,這對“肩負保持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重擔的運營商來說至關重要,但其實里面還各自隱藏著“一本難念的經”。比如,4G用戶優勢漸失的中國移動,被中國移動低價搶奪固網寬帶市場的中國電信,還有凈利潤如坐過山車的中國聯通。不過,從此次的財務數據來看,三大運營商在提速降費上都有明顯的表現。
聯通手機業務“降費”成效明顯
從三張成績單來看,中國移動依然在三家之中擁有最強的吸金能力,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達3479.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9%,超過電信與聯通的營收之和。其凈利潤達626.75億元,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分別為125.37億元和24.15億元。中國移動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整體市場比例的54.55%,掠走了行業利潤的80.74%。
比較特別的是中國聯通,上半年凈利潤增幅近七成,不過這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的數據太尷尬。2016年上半年,聯通的整體服務收入下跌4.2%,利潤更是暴降94.1%.2017年上半年,在移動數據流量收入同比增長21.1%和資本開支大幅削減五成(僅91億元)作用下,才迎來了收入和利潤的大反轉。
此外,在聯通手機流量收入大增的背后,是聯通的4G用戶人均流量從去年同期的1.2GB/月飆升至今年的3.3GB/月,而4G用戶的ARPU(用戶每月消費額)值從去年的81.3元降至今年上半年的66.5元,降幅18.20%;同一時期內,中國移動的從去年同期的80元降至71元,降幅11.25%;中國電信從72.8元降至67.2元,降幅7.69%。
在此推動下,2017上半年聯通4G用戶數同比增長91.7%,電信、移動4G用戶同比增長率分別為68.7%、38.5%.在手機業務實際“降費”成效上,誰更得民心,已是一目了然。
“南電信北聯通”寬帶格局已破
聯通的隱憂在于上半年的寬帶接入收入同比下降了3.0%,用戶數凈增168.5萬戶,同比增長4%,達到7692萬戶。相比之下,中國移動上半年固網客戶凈增1542萬戶,達到9304萬戶,寬帶收入達到人民幣179億元,同比增加49.8%。
寬帶“老大哥”中國電信上半年有線寬帶用戶數還能維持領先,達到1.28億戶,比去年底凈增498萬戶,亮眼之處在于其光纖寬帶用戶數達到1.17億戶,比去年底凈增1124萬戶,百兆及以上用戶占比快速提升,達到37%。
綜合計算,2017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寬帶用戶數在三大運營商中占比31.2%,首次超過中國聯通,后者占比25.8%,維持多年的“南電信北聯通”寬帶市場格局,無疑已被打破了。中國移動也為此付出了不菲的代價,自2015年以來,中國移動已投入海量資金在全國建設光纖網絡,并推出遠低于電信、聯通價格的寬帶產品搶奪用戶,大部分地區移動寬帶價格低于二者50%。
“混改”將促進競爭加速降費
通信行業專家付亮表示,總體看,香港服務器 香港服務器租用,中國電信上半年發展勢頭不錯,4G用戶占比達到約三分之二,移動流量成為拉動公司發展的“火車頭”,固網寬帶業務頂住了來自中國移動的壓力,提速拉大與競爭對手的感知差異,但移動用戶(或4G用戶)的滲透率還很低,且將面臨異常激烈的競爭。
而相對弱勢的聯通,則率先迎來了“混改”這一難得機遇。付亮認為,引入資金后,將提升聯通的市場競爭力,但短期內仍難與競爭對手抗衡,尤其是中國移動。希望聯通在5G出發時不要再落后,固網劣勢能盡快有所改變。
據記者了解,到目前為止,三家公司都已經在國內小部分城市開展了5G的外場實驗,新加坡電信服務器 馬來西亞服務器,期望成為5G國際標準的牽頭制定者。
付亮還表示,電信和移動近期內啟動混改的可能性不大,但都會做出一些改變:如加大與互聯網公司及其他產業鏈伙伴合作,中國移動甚至可能加大對外投資力度。對用戶來說,聯通“混改”將促進運營商之間競爭。最主要的體現是,由于聯通發力第二卡槽流量的爭奪,三大運營商的流量資費將加速下降,越來越多的套餐會同時考慮到老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