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在2017杭州。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宣布成立承載“NASA計劃”的實體組織——“達摩院”,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未來3年內,阿里巴巴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將超過1000億人民幣。
“達摩院”的陣容可謂“星光熠熠”,首批公布的學術咨詢委員會十人中有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包括世界人工智能泰斗Michael I. Jordan、分布式計算大家李凱、人類基因組計劃負責人George M. Church等。作為最高學術咨詢機構,學術委員會對研究方向、重點發展領域、重大任務和目標等學術問題提供咨詢建議。
會上,張建鋒表示達摩院將在全球各地建立實驗室并且聯合高校建立研究所,此外,達摩院在建立全球研究中心,通過這個項目讓國內外更多高校教授參與其中。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曾在過去數年中多次提及阿里巴巴未來二十年的目標與路徑——構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為世界解決一億就業機會,服務跨國界的二十億人,為一千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平臺。“達摩院”正是為達到此目的解決問題而創立。馬云表示:“解決社會問題”是阿里巴巴始終貫徹的技術研發邏輯,阿里巴巴已經不是一家普通的商業公司,東亞服務器 臺灣服務器,我們在這個國家、在這個時代擔當有巨大的責任。阿里巴巴必須是一家創造未來的公司,香港網存空間 北京主機,要成為國家和社會乃至于世界創新的發動機。
“達摩院”首批公布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達摩院”將實行院長負責制,由阿里巴巴集團CTO張建鋒擔任首任院長。張建鋒表示:“今天的阿里巴巴,有能力更有責任為驅動人類科技和生活進步,做出更大貢獻。在金庸小說中,達摩院代表最高武學機構。我們也希望阿里巴巴達摩院真正做到‘俠之大者、利國利民’。我們期望,下一個類似電和計算機的顛覆性技術創新,誕生在阿里巴巴達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