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衛機器人”黑科技落地阿里張北數據中心,高精度智能運營機器人助力人工巡檢,安全檢查、隨工服務、溫度、濕度、電氣參數監測等,同時實現對服務器的秒級排查、故障預判。
阿里數據中心招了一位新員工,自帶高科技,全天24小時巡檢,既機靈又勤快。
這是全球唯一的數據中心高精度智能運營機器人——阿里巴巴天巡。在占地近100畝,擔當著2017天貓雙11核心交易的張北數據中心,這位新來的“小伙子”幫助數據中心管理人員管理著數十萬臺服務器,不僅能巡邏安保,還干著數據異常識別的技術活,幫助現場工作人員減輕了不少工作量。
以往雙11,都需要數據中心管理人員對數據中心的運行容量參數、數據中心環境溫濕度、空調運營狀態及IT設備工作狀態等進行全天24小時的安全巡邏,以保障各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今年,阿里巴巴在全球首次實現互聯網數據中心高精度智能運營機器人替代人工巡檢,安全檢查、隨工服務、溫度、濕度、電氣參數監測等,同時實現對服務器的秒級排查、故障預判。
機器智能正在成為天貓雙11超級工程的指揮官。
馬云在2017中國綠公司年會上曾說過,“機器要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天巡的加入,為雙11超級工程帶來輕松感,保障剁手黨可以順暢的買買買!
數據中心里新來的“年輕人”
張北數據中心是阿里巴巴華北地區最重要的數據中心之一,承載著全球雙11龐大的平臺交易量及數據計算任務。同時,作為阿里云重要的數據中心節點(華北3節點),向合作伙伴提供領先的云計算服務。
既然是數據中心重地,為什么要讓機器人來巡檢?
這么大的數據中心,這么多的服務器,普通人走上一圈都要花幾個鐘頭,況且數據中心環境復雜,如果服務器出現問題,維修人員得像圖書館找書似的去鎖定位置,費時費力。
假如因為無法準確鎖定故障發生的具體位置而耽誤維修,對于雙11來說,無疑是災難。
天巡的出現,不僅僅能解放管理人員的雙腳。它的腦子里有數據中心地圖,身上裝著激光雷達導航、傳感器和全景攝像,巡邏一圈,數據中心的溫度、濕度、電氣參數、每個服務器的運營狀況,全都能實時傳回后臺。
若后臺發現服務器故障,它可以瞬間鎖定維修地點,通過大腦里存儲的服務器坐標直接帶領維修人員到達指定維修地。如果維修過程中遇到特殊情況,維修人員還可以用它與值班室人員語音對話進行求助。
當然,天巡也必須遵循數據中心重要守則——不可以觸碰任何IT設備。如何做到?它的底盤經過特別定制,支持原地360°旋轉,能夠避免碰撞和摔跤,在數據中心里自由穿梭。
從實習期的表現來看,天巡可以接替運維人員30%的工作。聽說未來能夠替代至少60%以上的重復性工作。
“在宇宙中心獨自仰望”
作為全宇宙唯一的數據中心小可愛,天巡的“智力”來自于科學家們研發的智能大腦——阿里巴巴天機。
天機包括一系列運行在阿里云上的算法和應用,包括提供在線數據分析的數據存儲技術、協調全網的負載均衡技術、異地雙活的容災技術等等。
憑借強大的云計算能力,天機監管著數據中心近百萬臺服務器,對每個服務器的數百個數據點進行實時檢測采集,能對億萬級的數據點進行秒級檢測和故障定位,并根據使用情況繪制服務器生命周期曲線,實現對服務器故障的提前預判能力。
簡單來說,天機知曉百萬臺服務器的工作表現和身體狀況,還能預判它們的生老病死。
在“養成”階段,每個服務器數百個數據監測點的屬性就已經輸入到天巡的大腦中。結合阿里的應用和算法學習建模,后臺的部分監測指標轉化為操作命令,輸入到天巡的崗位需求中。
天巡根據系統數據樣本曲線能智能規劃巡檢路線,自動將任務的最佳路徑指派到現場執行,實現數據中心的無人化管理。也就是說,命令指向哪兒,它的“眼珠子”和“腳”就朝哪兒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