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12月18日至12月24日,國內外企業服務領域投融資事件共記錄31起。
行業動態
IDC預測:行業云未來5-10年中將保持雙位數增長
行業云的衍生不但受到了客戶的關注,更成為了一些云企破局的關鍵。放眼全球未來最具潛力的三個領域分別是:金融、制造、醫療。據IDC統計,全球金融行業2017的支出在32億美元左右,同比去年增長26%,到2021年,總支出預計達72億美元;制造行業是另一大行業云支出,2017年這個行業的支出為42億美元,到2021年支出將達92億美元;2017年全球醫療提供商在采用行業云解決方案上的總支出將達到89億美元,2021年達176億美元。IDC行業云研究項目副總裁Eric Newmark表示,行業云市場還處于新興階段,但是增長速度很快,預計至少未來5到10年還將保持雙位數增長。(TechWeb)
與亞馬遜AWS產業賽跑,阿里云進入航空業
“阿里云未來三年計劃里有一項是要追平亞馬遜。”阿里云總裁胡曉明20日下午在北京對媒體說。這個競賽不止局限在全球數據中心的擴張、基礎科學研究或搶客戶上,還會落在對垂直細分產業的滲透上。當天,阿里云人工智能大腦ET宣布與首都機場合作,以ET航空大腦的垂直產品進入航空業。亞馬遜AWS在這個領域也有布局,更多涉及航空公司層面,比如波蘭航空、澳洲航空、巴西戈爾航空,以及最近達成合作的香港國泰航空。(第一財經)
萬達云服務多個部門面臨解散,回應稱與IBM合作仍正常進行
萬達集團旗下網絡科技集團公有云服務板塊被爆出部分業務部門解散的消息,包括銷售部、市場部、解決方案部等部門,解散的原因則是公司與IBM的合作談判并不順利。而僅僅在4個月前,萬達還公布了云服務在今年年底邀請試用的時間表。據了解,人員調整的消息基本可以確認,但并不清楚調整是否涉及公有云板塊所有員工,目前萬達云擁有員工約200人左右。萬達內部人士透露,這個(與IBM合作)項目仍在正常進行,下一步,萬達還將繼續推進IBM公有云技術在中國的落地。關于此次調整,是雙方在合作推進中,根據實際情況,在角色定位、推進節奏及責任義務作出的相應調整。(澎湃)
阿里云推出ET大腦
阿里云日前正式推出整合城市管理、工業優化、輔助醫療、環境治理、航空調度等全局能力為一體的ET大腦,全面布局產業AI.于此同時,阿里云還首次公布了ET大腦的Logo.相較其他AI產品,阿里云ET大腦將AI技術、云計算大數據能力與垂直領域行業知識相結合,基于類腦神經元網絡物理架構及模糊認知反演理論,實現從單點智能到多體智能的技術跨越,打造出具備多維感知、全局洞察、實時決策、持續進化等類腦認知能力的超級智能體。
迅雷明年在美國和歐洲推云服務,成本僅為亞馬遜1/3
迅雷CEO陳磊日前表示,迅雷計劃于明年在美國和歐洲推出云計算服務。他指出:“我們希望于明年上半年在美國和歐洲開展業務。”此外,陳磊還表示,計劃于明年1月或2月向中國臨近的其他國家拓展業務。除了云計算業務,迅雷還提供游戲和其他一些服務。但陳磊表示,向海外市場擴張主要集中在云計算服務。陳磊稱,使用用戶“帶寬”的模式允許迅雷以更低的成本提供云計算服務,可能是亞馬遜的1/3.與此同時,迅雷也在開發新的安全技術。
阿里云胡曉明:有企業靠AI炒股價,要發展須去泡沫化
在云棲大會。北京峰會上,阿里云總裁胡曉明闡述了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并提出 “AI for Industries”(產業AI)的理念,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要去泡沫化,下一站將是“產業AI”。胡曉明認為,現在人工智能領域有種浮躁的氛圍,有些企業靠AI講資本故事、炒作股價。人工智能不應僅僅是實驗室里的、PPT里的‘概念上的AI’,更是‘產業AI’“。(新浪科技)
甲骨文報價11.9億美元收購Aconex,加碼云計算
澳大利亞建筑項目云計算解決方案提供商Aconex Ltd表示,已收到甲骨文公司提出的價值15.6億澳元(約合11.9億美元)、合每股7.80澳元的收購要約。報價較該公司上周五收盤價5.29澳元溢價47.4%.該公司股東將在明年3月的一次大會上就是否接受此項收購要約舉行投票表決。(新浪科技)
阿里江蘇云計算數據中心落戶江蘇南通,總投資1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