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1-22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的"OSCAR云計算開源產業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混合云論壇作為"OSCAR云計算開源產業大會"的分論壇之一,于3月21日下午召開。論壇邀請到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云數據、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華為、云星數據、廣東電信、云霽科技等單位的專家,與大家一起開啟一場深度的混合云之旅。
作為云計算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形態,混合云結合了公共云和私有云的優勢,兼具公有云的靈活性與私有云的安全性,并能同時解決公有云的安全和可控制問題,私有云的性價比不高、彈性擴展不足等問題,越發受到企業廠商的青睞,開始在云計算市場展露頭角。根據RightScale 2018年2月份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混合云占比已達到70%以上。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部混合云業務主管馬飛以《混合云發展現狀及思考》為主題,從混合云的發展現狀、痛點以及如何更好地發展混合云幾方面進行分享。
為滿足用戶越來越多的需求,混合云應運而生。目前,混合云的典型應用場景包括應用負載的擴充、災難恢復、數據備份和應用部署等。馬飛博士認為,為推動混合云更健康的發展,還需解決三大挑戰:一是混合云業務生態的創新;二是管理多個不同的云平臺;三是云網協同。
馬飛表示,可信云已開展了混合云解決方案和多云管理平臺的標準評估工作,目前已近20家廠商通過相關評估。下一步,可信云將研究制定云網協同方面的標準并開展相關評估工作。
(華云數據集團解決方案總監 吳迦德)
華云數據集團解決方案總監吳迦德分享的主題是《構建多云融合的行業場景服務》。他表示,混合云坦率講是兼而有之,是公有云、私有云優勢的集合,可以適用于不同場景。而華云的混合云戰略是將多套IT系統相結合的業務網絡,在打通業務后,異構云采用統一的運維和管理邏輯平臺,在降低復雜性風險的同時實現IT的敏捷性,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多路徑的服務載體提供多樣化的數字服務。最后,基于行業服務,可實現以服務為標桿的數字化創新,而并不僅是簡單的節省成本、優化管理、優化生產。
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事業部總監助理梁偉的演講主題是《基于云網融合的一個行業云的實踐》。
隨著企業上云需求不斷上漲,從互聯網應用上云到新系統上云,再到核心系統上云,催生行業云的誕生。梁偉表示,從基礎層面看,行業定制、應用拓展、生態演進和彈性共享是行業云與混合云相比的四個特點。目前,政務云、醫療云、教育云、農業云是中國電信在行業云的主要實踐方向。
同時,他介紹到,中國電信的云網融合主要內涵是實現云和網之間的無縫銜接和業務隨選。一站齊購、業務隨選、靈活計費、自助服務等是云網融合具備的四大特征。
(華為公司開源專家 高原)
華為公司開源專家高原帶來的主題演講是《跨社區協同構建應用工具鏈生態》。針對社區如何解決混合云的問題,他基于OpenStack,對如何構建應用工具鏈進行講解。
高原表示OpenStack是開源領域最常使用的自由軟件和開放源代碼項目。近年來,在美國云市場競爭的條件下,OpenStack的發展雖受到一些影響,但整體還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目前,OpenStack面臨的問題是生態北向,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
OpenLab是OpenStack與其他云平臺組建的一個組織,通過對常見的生態工具進行開發和測試,利用社區打開局面,幫助企業更好的運用開源技術。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陳凱)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陳凱分享的演講主題是《面向未來的多云管理平臺》。
他認為,云計算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進入包含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和各種異構資源的多云時代。根據RightScale 2018年最新的調查報告,云主機,已經有81%的企業采用了多云,多云將成為企業未來的首選,因此能夠統一管理多云環境的多云管理平臺必將成為企業的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