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5G?5G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相對于前四代應用網絡,5G不僅僅是代表移動通信網絡,也可以應用于物聯網。5G有三大應用場景eMMB(即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強型移動帶寬)、mMTC(即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海量機器類通信)和uRLLC(即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nnection,超可靠低時延通信),簡單地說就是增加帶寬、增加連接數量、提高傳輸速度、增加傳輸可靠性。
面向即將到來的5G新時代,5G產業鏈的上游(包含基站、天線、光纜、芯片、射頻器件等通信設備)、中游(各大電信運營商)以及下游(包括手機廠商在內的各類終端設備商)紛紛摩拳擦掌。中國以華為和中興為代表的通信設備商以及中國移動、聯通、電信等三大運營商正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大力布局5G產業。
兩大通信設備商
華為作為中國最大的通訊設備商,從2009年就開始啟動了5G的研究,并在2011
2016年,華為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成為5G控制信道eMBB場景編碼最終標準方案。 2017年,華為發布了全球首個面向5G商用場景的5G核心網的解決案例。同時,華為預計在2019年下半年發布首款5G手機,集成了華為自主研發的基于3GPP標準的5G芯片——巴龍5G01. 華為正在5G基礎標準、解決方案以及下游終端產品多領域布局5G,除去中間運營商的基站建設,幾乎涉及通信的整個產業。
據資料顯示,相對于4G而言,5G沒有一個真正原理性的革命性技術。 中興在4G到5G的過渡階段,沖的最快,走的最遠。2014年,中興在5G世界峰會上首先提出Pre5G的概念,主張5G技術4G化,最典型的代表就是Massive MIMO(大規模天線)技術,其在2016年獲得了兩項全球技術大獎。
2016年,中興在日本正式商用了Pre5G Massive MIMO技術。同年,首發了FDD MM基站并進行了外場測試。可以說,中興引領了整個MM的發展,同時,中興在2017年發布了5G端到端的整體解決方案, 相對于華為,香港免備案主機 美國服務器,中興更愿意選擇以某一個方向去推動5G商業化發展。
面對5G基站的建設,三大運營商既有機遇也有挑戰。 機遇是5G網絡的速度更快、連接設備更多,5G的商用能未企業帶來新的收入增長點;挑戰是對于建設5G基站,投資壓力大、成本高,且4G基站還在建設中,成本還未收回。對于一些偏遠地區,投入產出比不能衡量,全面實現5G覆蓋還有一段距離。當前, 三大運營商布局5G有三個主要的工作:清退2G或3G(由于其占據好的頻譜資源)、繼續全面建設及維護4G基站、部分人員密集區建設5G基站。
移動
由于中國移動4G網絡沒有完成實現語音(2G的主要作用)的承載,若關閉2G網絡,會影響用戶的正常通話, 而3G是2G的升級,只是增加了傳輸速度,關閉3G不會影響通話質量, 且移動在3G布局不如聯通和電信,所以移動可能會優先關閉3G網絡,目前已在部分地區關閉了3G網絡。
在4G沒有實現2G的語音承載前,移動也許不會先關閉2G網絡,應首先建設能夠承載2G功能的4G基站。 目前移動4G基站是三大運營商中布局最多的。 截至2017年末,移動全國4G基站有187萬個,覆蓋99%的人口。2018年,移動將繼續鞏固現有網絡,同時大力推動5G發展。
移動計劃在杭州、上海、廣州、蘇州和武漢5個城市啟動5G規模試驗,每個城市部署超過100個5G基站;也在北京、天津、深圳、重慶等12個城市部署小規模的5G應用示范。在2020年前中國移動將會部署超過1萬個5G基站。
聯通
中國聯通由于在2G網絡部署上的劣勢,面對5G的到來和國家清退2G或3G優質頻譜的要求,聯通已經計劃清退2G網絡, 而不是3G網絡,因為聯通擁有全球最大的3G網絡,且3G網絡的功能完全可以替代2G,聯通未來也許會維護3G網絡的同時,發展4G和5G網絡。
截至2017年末,中國聯通4G基站為85萬個,是三家中最少的。 2018年,預計建設4G基站11萬個和2017年新增基站數相當。聯通目前還在大力發展4G網絡階段,對于5G投入相對較少,只是計劃今年內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杭州、南京、雄安等七座城市和地區里開展 5G 外場測試工作。
電信
與移動清退3G網絡,聯通清退2G網絡不同,根據資料顯示,電信預計同時清退2G和3G網路,只保留4G網絡和發展5G網絡。 由于2G網絡為了保證語音通話質量,若4G網絡想完全承載語音的功能,需要4G的基站具有VOLTE模式。當前,電信正大力地推動VOLTE商用,以4G網絡功能全面替代2G和3G網絡功能為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