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全球性的技術力量正在向東南亞新興的創業生態系統提供新的資本,美國服務器租用,不是谷歌,Facebook或微軟,而是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公司像阿里巴巴,騰訊向東南亞最有希望的創業公司輸入大量資本和提供巨大商業經驗的驅動力。
在過去一年中中國科技公司對于東南亞市場的態度有了一定的轉變,不再是持幣觀望,而是開始巨額投資。阿里巴巴的第一步選擇了該公司相對熟悉的電子商務市場,而騰訊公司在東南亞市場也早有布局,投資了泰國媒體服務公司 Sanook,支持串流音樂服務平臺 Joox 推出免費的服務。
近日,阿里云正與當地客戶緊密合作開展聯合創新項目,同時開始為中國和國際客戶推出新服務,縮小服務差距。
阿里巴巴全球首席云架構師Derek Wang,在新加坡ConnectechAsia會議期間向Computer Weekly發表講話時,表示中國云供應商在該地區使用的實施方法并不是反映阿里在國內的努力成果,而是一項共同創新。
在新加坡,為提升該國的數據驅動能力,阿里云正在與非接觸式支付服務提供商EZ-Link,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并為試點數據分析項目鋪平道路。
在馬來西亞,阿里云與聯邦政府合作,開發基于City Brain智能城市管理服務的人工智能(AI)平臺,以緩解吉隆坡臭名昭著的交通擁堵。
考慮到阿里云的優點在于能更好地幫助組織利用各種形式的數據來改善業務流程和客戶服務,因此在本地引入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技術。比如在其超市連鎖店中,阿里云為超市融合了所謂的“新零售”的線下和在線體驗,改善購物體驗。
這個戰略似乎取得了成效。盡管阿里云計劃闖入東南亞,落后于競爭對手亞馬遜網絡服務,但是阿里已經在該地區找到了幾家知名客戶,包括低成本航空公司 AirAsia和酒店集團Genting。
在印度尼西亞,域名購買 directadmin購買,自2018年3月開設Jakarta數據中心以來,阿里云表示已經收到大量來自企業和互聯網公司的服務需求。
“我們看到印度尼西亞的巨大潛力,這里和幾年前的中國市場類似,移動支付和電子商務的使用會越來越多,”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阿里云的區域經理Leon Chen說。
然而,Leon Chen也承認,在像印度尼西亞這樣不太成熟的云市場中,阿里云正在銷售更多的基礎設施服務,如計算和存儲。而在像新加坡這樣的發達經濟體,它傾向于通過平臺服務和特定行業的產品來吸引更多云戰略的企業。
作為一家總部位于中國的公司,阿里云正在向全球客戶推出新的云服務,然后再將其推廣到全球。Derek Wang表示,到2018年底服務類產品的差距將逐漸縮小,以滿足那些希望在云采用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的客戶。
縱觀阿里云的出海運動,從2015年云計算和支付業務開始出海,2016年5月,阿里巴巴和日本軟銀集團成立合資公司“軟銀云”,到2016年11月阿里云在中東、德國、澳洲、新加坡,日本等地邁出的第一步。要將更多國際業務被納入中國的計算架構中,阿里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