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憑借自身敏捷性、可擴展性、成本等方面的優勢,成為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優先選擇,市場前景一路被看好。正如Gartner預測:公共云服務市場將在2017年增長18%,總計2468億美元;到2020年,云計算市場將增長到3833億美元。作為領先的通訊供應商,華為將云作為未來最重要的戰略,致力于為用戶提供一站式云計算基礎設施服務。
【全球布局,為的是0.1秒的相應速度】
受益于華為全球化業務布局,華為數據中心已經形成全球8個100ms圈和高速骨干,覆蓋全球8個區域,180個國家,用戶在全球任何地點100ms內可以接入到最近的數據中心。
而作為主戰場的國內,華為云在中國區部署了"2+6+N"的數據中心集群,提供就近接入和服務。廊坊云數據中心作為華為華北區核心節點,承擔著公有云、消費者云等核心業務。
【別出心裁,不一樣的模塊化設計】
華為廊坊數據中心建筑面積54000平方米,地上建筑2層,其中1層9米,設置冷凍站、電力設施支撐區、展廳、大廳、開閉站等區域;2層6米,部署53U8KW機柜及控制中心、辦公室、庫房等。
每機柜8KW的供電能力,在國內的云數據中心里已處于一流水平。我們以一臺配備2個英特爾至強金牌5118處理器的雙路服務器作為參考模型,滿載功耗約400瓦,那么,一個8KW的機柜可以容納20臺這樣的服務器,這樣算來,4500個8KW機柜可以支持的服務器數量就達到7.2萬至9萬臺。廊坊數據中心將進一步拓展,可運行的服務器總量超過10萬臺,為華為云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層平面圖
傳統的模塊化設計是將雜亂的機房規整成方便管理的整體。但廊坊云數據中心又做了因地制宜的優化。考慮到制冷節能的問題,以及場地的原生廠房條件,廊坊的數據中心采用倉儲式微模塊,并從一期單個冷通道封閉,到二期、三期3通道封閉(兩個模塊合并,封閉2個冷通道,共用1個熱通道)不斷優化模塊內部的設計。
三通道封閉倉儲式微模塊實拍
與單通道封閉相比,3通道封閉占地面積更小,相同區域部署更多IT機柜,站群服務器,意味著更強的業務帶載能力。此外,倉儲式微模塊IP44保溫、防水、防塵、防沖擊等設計,單套微模塊內部集成氣體消防系統,自身為一個獨立防火分區等,也為數據中心的場景適配性、安全性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其實,廊坊數據中心部署的僅是華為第二代數據中心方案。今年年底,華為還將在烏蘭察布部署二期數據中心,全部采用預制模塊化(集裝箱式),五層堆疊,從設計到投產僅需6個月時間。
在廊坊云數據中心,華為已經將AI技術應用到數據中心的日常管理中,利用AI技術,華為將服務器、存儲等設備中故障率最高的硬盤、內存數據進行處理,提前預測硬盤、內存的故障趨勢和發生時間,實現了從預防性維護到預測性運維的跨越;通過iCooling技術,智能協同IT與制冷系統,調節制冷系統運行在最佳狀態,年均節能超過5%,每年節省電費近千萬。
運營可視化。一站式信息平臺,業務清晰可見。
運維自動化。積累了日常健康檢查、批量配置等各類運維能力,基于AIOPS,讓機器運維機器。
服務自助化。面向IT用戶,通過多云管理服務,歐洲服務器租用 云服務器,資源進行多云管理,對用戶提供自助服務。包括計算、存儲、網絡、部署等服務。在線獲取后,分鐘級就可以拿到IT資源,進行業務應用的部署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