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醫療器械產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針對醫療器械產業高速發展過程中科技創新、工程化、產業化、示范應用推廣、線上與線下服務、管理機構協同的廣泛需求,研究和開發面向行政部門、科研機構、企業用戶的醫療器械產業相關的大數據收集、集成、分析、關聯、檢索和推送方法及其基于機器學習的數據挖掘、知識發現和政策制定的智能化信息系統。“智能化醫療器械產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開發及應用”課題旨在建立基于醫療器械產業大數據和云服務的新型產業科技創新支撐平臺。課題組梳理出當前智能化醫療器械產業三大問題,產業化路徑技術解讀與技術服務、產業基礎數據庫完善與公共服務體系、產業資源整合與產業鏈服務。課題包含五個子課題:醫療器械產業技術服務平臺、醫療機械產業化公共服務平臺、醫療器械產品數據庫、醫療器械資源協同與應用服務平臺和醫療器械線上線下國際展示服務平臺。
彭亮在致辭中指出,2017年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人工智能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針對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組織成立專門的人工智能工作組,負責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的監管研究,成員來自相關審評部門、創新器械辦公室、檢測機構、行政管理機構。工作組起草的《深度學習輔助決策醫療器械軟件審評要點》經過多版修改形成草案,前期已開展一次公益培訓,近期將征求意見,歡迎大家反饋寶貴意見。2019年審評中心啟動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相關指導原則制定計劃,將結合人工智能醫療器械產品的注冊申報情況和審評要點實施情況,最終制定《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技術審查指導原則》以及若干重點產品技術審查指導原則。
北京協和醫院副主任于偉泓進行了《中國眼底圖像標準數據庫建設思路及評估體系》的介紹。她指出,理想的醫療人工智能標準數據庫應注意以下要素:以國家臨床機構為主體、公益性非盈利、臨床與統計專家參與建庫全流程、數據來源合規、數據庫的構架科學合理、數據標注質量高、數據庫能夠持續動態更新、數據管理及評價科學。于偉泓介紹說,當前眼科人工智能蓬勃發展,主要研究方向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多病種等。近幾年,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視網膜人工智能診斷技術是眾多眼科疾病人工智能研發的首選目標。在醫療人工智能數據庫方面,域名注冊,北京協和醫院自2016年起,聯合幾十家不同地域、不同類型的醫院進行了眼底人工智能相關研究探索,并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方面取得成果,例如建立5個子數據庫:識別有無糖網、識別是否為需要轉診的糖網、精準糖網國際分期、識別糖尿病黃斑病變、治療效果評估庫、隨訪庫,實現了數據庫的動態更新。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評審中心審評一部副部長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