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5年我們強調要練內功,加強內部改革,一定要讓整個改革和業務融合起來,一定要將作戰的權力和運作重心下沉。首先從人力資源部自我改革開始,加強“經線”管理的同時,也要加強“緯線”管理。把人力資源改對了,再去改別人。但要謀定思動、逐步調整,避免因人員變動而導致過去良好的做法、經驗和模板的丟失。
——咔嚓題記
人力資源部管規則,首先要集中精力解決績效考核的合理性和規則性,這是你們當前的戰略重心。績效管理有幾個優化點:一是,堅持以責任結果為導向,“產糧食”的結果是可以計算出來的,占比多少,例如70%;二是,強調戰略貢獻,云服務器租用,“增加土地肥力”是評議出來的,按微軟薩提亞的那三條,相關部門也要投票的,占比多少可以探索,例如30%,這一部分我們目前還做得不好;三是差異化管理,不做一刀切。
第一,人力資源部可以利用虛擬考核報告來計算出某國的初始薪酬總包。可以根據過去三年該國的薪酬包平均值作為基數,形成薪酬總包的基礎值。第二,再計算該國的艱苦系數、困難系數,確定調整值;戰爭補貼在戰爭結束了,就要關閉。第三,再算上整個公司的通貨膨脹系數把這個系數也給它,(比如可以按公司年收入與薪酬包的關系來計算出膨脹系數),這樣就得出一個該國薪酬總包的總值。基于薪酬包總值的邊界,授權作戰團隊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行去評價,可以絕對考核,也可以相對考核。我們要摸索優化,例如,終端的26%分配,能否一定五年。我們一定要堅持貢獻面前人人平等,為價值評價基礎。當然,對貢獻的注釋,可以討論細化與PK。
四、改進面試方法,不拘一格獲取優質人才;建立適用不同場景的人才內部流動機制,按貢獻管理好個人職級評定。
第一,人員合理流動是必需的。這項工作將來應該是人力資源和總干部部一起來落地。原則上中、基層員工盡快找到自己的突破口,高級干部要服從分配。對于整個流動的政策、原則、規則,由人力資源部和總干部部共同制定,以人力資源部為主;加強少量干部的流動環節,總干部部要發揮起作用來。我們要允許自由流動,人流動起來,才能發揮他的個人特性和特長,也容易讓人保持激活狀態。在流動過程中,可以找到他能最大程度發揮作用的崗位,可能就會在那里留下來努力奮斗。其實員工最容易轉換工作內容的時期,是參加工作的前幾年,這時要對標找到自己的貢獻機會點,而當他上升到一定程度以后,轉換就比較困難了。
我一貫主張改良,不主張大變革。人力資源也要抓幾個改革試點,進行解剖,不惜派重兵去。林彪當軍委主席以后,在一個連隊待了半年,做什么?研究炊事員要有幾把鏟子、幾口鍋、多大的鍋;理發員干什么,墻上掛鉤要有幾個;一個班應該有幾個人,配置的武器是什么……。做出白皮書以后,才到北京召開中央軍委工作會議,三個人一個組,四個組一個班,三個班一個排,三個排一個連,三個連編成一個營,三個營編成一個團,三個團編成一個師……。軍隊沒有汽車,就騾馬化,到處都是軍馬場,養馬來建立中國軍隊,這就是深入基層調研的搞改革。六、七十年代軍隊也是最好的。
過去公司人力資源對標功能組織建設,逐漸脫離作戰系統,建立了自我封閉體系,成了落后于業務發展需要的體系。人力資源是主戰部隊的助手,作戰需要資源,人力資源要對資源負責任。什么是“資源”?就是優秀的員工(各級骨干+英雄+領袖),以及合理的作戰隊形。所以,人力資源體系一定要改革,HR要注重績效管理、組織激活、領袖選拔、英雄評選,其他事務性工作(如簽證、人事……)應該逐漸剝離出去,不能抓了“芝麻”,丟了“西瓜”。我們要堅持三條管理方針:堅定正確的政策方向、穩定適用的人力資源考核模版為基礎的應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一國一策、一品一策……的考核評價機制,以及環境突變的臨時考核機制)。以前做得好的方面也要繼續發揚,使我們的管理機制變得堅定正確、靈活機動,一切向“作戰”靠攏,所有形式主義的不增值管理都應該消亡。
當然,雖然我們現在的人力資源機制還缺乏創新動力,但至今沒有混亂,這也是偉大成績,現在我們就是要在不混亂的基礎上,增加活力。
任正非要求人力資源管理從以下四個方面作出改變,向“作戰”靠攏,消除一切形式主義:
2018年10月26日,華為總裁任正非在內部個人績效管理優化工作匯報會上發表講話。在講話中,任正非對人力“資源”做出了一個華為式的定義,“什么是‘資源’?就是優秀的員工(各級骨干+英雄+領袖),以及合理的作戰隊形。”
第一,明確“先有雞,后有蛋”這個政策。每個新業務要立項,首先要找到合適的業務領袖,一把手是最重要的。因為領袖是天然產生的,不容易找得到。對于一把手,關鍵看帶領業務成功的潛力,資歷、年齡不是最重要的選拔因素。
1、組織績效管理與業務結合,利益問題用“包”的方式來解決,人力資源部提供考核方法和工具,授權給各級作戰團隊和他們的干部部去考核。
第二,員工的薪酬回報并不完全與他擔任崗位的職級對應,比如13級的員工干得好,他當年工資加獎金的總回報可能拿到21級的水平。若他不光年度績效結果好,還學習提升快,持續的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那么他可能就會有承擔更重要責任的機會,個人職級就可能得到提升,走將軍之路;這樣他的工資高了,獎金可以少一些。若他暫不具備進一步擔當重任的能力,那么他也已經獲得了原崗位上的優厚獎金了。
主送:全體員工,全公開
任正非認為,由于人力資源對標功能組織建設,逐漸脫離了作戰系統,建立的是自我封閉體系,成了落后于業務發展需要的體系。為此要求人力資源要堅持三個管理方針,即堅定正確的政策方向、穩定適用的人力資源考核模版為基礎的應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一國一策、一品一策……的考核評價機制,以及環境突變的臨時考核機制)。
個人績效管理有兩個作用,一是對過去責任結果的評價,二是對未來努力進取更要有牽引。“末位淘汰制”是我發明的,我年輕時看到西點軍校考核制度很好,就在我們公司全面實行,早期發揮了作用,但后來這個機制越走越僵化。現在我們要改變一下,允許一部分部門可以采用絕對考核制,但是要逐步推行,不急于大規模變化。有些小部門可以自愿選擇是否采用絕對考核,只要完成任務,就給相應額度的薪酬包和獎金包,自己內部去分配。
第三,人力資源隊伍不能封閉自我循環,要打開邊界。除了通過內部考核選拔出優秀HR,還要加強包括對西方公司高級人力資源人員的獲取錄用,也鼓勵公司內部優秀員工毛遂自薦。對于考核暫時不合格的HR,如果還想繼續上崗,要盡快去自學補課,你也可以殺“回馬槍”來考核,但是必須要達標。
3、將來相對考核最主要用于管理干部,選拔“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