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金額來看,阿里巴巴和騰訊在億元級別以上的投資均為217家。百度在三者中間,億元級別以上僅有兩位數。千萬元級別以上,騰訊的占比最大。
從輪次分布來看,騰訊和百度更注重早期投資,60%以上均為種子輪到B+輪之間的投資,而阿里巴巴的前后期投資比重相對均衡,后期投資(包括戰略投資、新三板定增、F輪上市前、IPO上市后)占總投資的34%。其中,騰訊的投資數量是三者中最多的。
從BAT2008年到2019年的投資并購數量來看,11年里,騰訊的“投行化”趨勢最強,以713家投資并購數位居榜首,其次是阿里巴巴。其中,2014年是BAT投資的分水嶺,百度在這一年里投資并購個數較往年減少。騰訊、阿里巴巴的投資并購數量則開始爆發式增長。為了搶占先機,這一年也是BAT投資并購全面開戰的第一年。2014年之后,服務器租用 免備案服務器,騰訊均保持每年三位數的投資并購家數增長。
從投資區域來看,一線城市仍是BAT們投資的重點區域,尤其是騰訊在一線城市投資數量占總投資數量比例最大。除此之外,騰訊在海外的布局數量也是三者之最,且范圍最廣,涵蓋了亞洲、歐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6大洲。
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自我綁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把它放在一家企業身上,又何嘗不是。關于有沒有夢想這個問題,騰訊思考了整整一年,也就在近日,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邀來數位被投公司CEO,并在騰訊投資年會暨IF大會上曬出了騰訊投資11年首份成績單,試圖證明“月亮”與“便士”并無矛盾。
從BAT投資公司的所屬行業來看,騰訊在各領域的布局較為全面,且重視內容資源,在文化娛樂、游戲行業進行的投資次數最高;而電商起家的阿里巴巴在電子商務、文化娛樂、企業服務行業進行的投資次數最多;百度則聚焦于企業服務、硬件、汽車交通上面。
“造夢者”的身份是誰給的已經不重要。依托人口紅利,自2008年到2019年的11年里,BAT投資早已遍布各行各業。這份投資版圖里,我們見證了獨角獸的誕生,也看到了“一地雞毛”,甚至第一次感受到五環外的消費實力……然而,隨著流量紅利消退,互聯網行業遇冷,BAT的投資戰略又將何去何從?
綜合投資輪次和投資金額,我們也可以發現,歐洲服務器租用 云服務器,騰訊最喜歡在早期投資一些體量較小的公司,難道騰訊的夢想真的是幫別人圓夢?
競爭賽道對比:騰訊、阿里巴巴在電商、文娛廝殺,百度則側重智能化
投資輪次分布:騰訊專注小公司,阿里巴巴更謹慎
投資并購區域:騰訊“出海”能力更強
投資并購數量:2014年,BAT們投資并購全面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