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目前困擾大多數企業數據中心最嚴重的問題是:運算密度的提高導致用電密度的迅速加大,數據中心總體擁有成本隨服務器的增加而成倍上升。過去的數據中心運算能力是目標,用電是“一般商品”,而現在和未來則相反,國內服務器租用 服務器托管,數據中心的運算能力是“一般商品”,用電是焦點。
所謂綠色數據中心,指數據機房中的IT系統、制冷、照明和電氣等能取得最大化的能源效率和最小化的環境影響。
“與歐美早先構建綠色數據中心進程相比,我們今天在追趕之中。然而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起來后,已經感受到國外客戶十幾年前的痛,我們追趕速度非常快。隨著5G時代的到來,數據中心要處理更多數據,計算密度更高,能耗越來越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構建數據中心的一系列標配必須是綠色的。希望在《意見》之后,跟進實施細化到可執行性的機房設計、應用及基礎設施架構、液冷等關鍵節能技術的指導意見。”單獎定表示。
“盡管數據中心完成從發達地區到欠發達地區遷移轉型,但并沒有降低能耗。下一步的挑戰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PUE),這就需要數據中心‘大練內功’,更新完善自身機制。”李煒指出。
《意見》提出,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PUE值達到1.4以下,高能耗老舊設備基本淘汰。
如今,數據中心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基石。我國的數據中心總量已超過40萬個,但是普遍存在能耗較高的問題,年耗電量超過全社會用電量的1.5%。
聯想數據中心業務集團技術總監單獎定介紹:“數據中心選址要選好,盡量不選擇常年溫度較高的地方,云服務器租用,如海南、廣東,也要避開需要長遠距離電力傳輸的地方。所以,比較理想之地,是較寒冷、離發電站近,且有綠色能源的地方。”
據統計,現行數據中心平均消耗的功率是大型商業寫字樓的百倍以上,一個大型數據中心使用相當于一個美國小城市的總電量,為服務器供電和冷卻所需的電能超過數據中心總運營成本的40%。而目前,國內眾多數據機房普遍存在大量低效系統,導致數據中心能源使用效率不高,能達到綠色數據中心要求的為數不多,具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
在推進相關試點工作時,工信部節能司能源節約處副處長袁令介紹說,已修訂綠色數據中心國家標準,指導行業標準委員會以及電子四院編制《數據中心資源利用電能能效要求和測量方法》等一系列重點標準,并且將其作為試點建設和評監的核心依據。
此外,《意見》中指導性地提到了建立綠色運維管理體系,“這明確了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發展目標,并結合氣候環境和自身負載變化、運營成本等因素科學制定運維策略。如果發現很多計算機不是一直需要高峰負載運營,應考慮隨需停運一部分,這可通過運維有效控制實現。”單獎定進一步說。
《意見》提出,大力推動綠色數據中心創建、運維和改造,引導數據中心走高效、清潔、集約、循環的綠色發展道路,實現數據中心持續健康發展。
“練內功”提能效刻不容緩
“要想數據中心可持續發展,選址尤為重要。”中科藍鯨公司首席運營官李煒說,“由于數據中心屬于高能耗產業,其用電負荷供應須高度可靠、穩定,因此應該選擇在供電能力充裕、供電價格相對較低的區域建設,以降低運營成本。又因數據中心內設備的能耗大部分會轉化為熱量,所以為盡可能提高制冷系統的效率或是使用自然冷源散熱,其更適合建設在室外環境溫度常年適宜及其偏冷,常年有風的地區。”
《關于加強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2年,數據中心平均能耗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業內人士預見,未來發展方向是所有企業基本形態將在云端用人工智能(AI)處理大數據。一切有云、AI的地方都必然涉及大數據。如果人們現在不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毫無疑問,不久的將來需要支付一份沉重的賬單。
目前,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聯想等先后把數據中心轉移至貴州。“這是現在我國建立數據中心的新趨勢,選擇貴州是因為其不僅清潔能源如水電資源充足,電力也很便宜,而且當地還有很多恒溫恒濕的山洞,是適合建大型綠色數據中心的好地方。而對于西部欠發達地區發展大數據產業,能夠提供高科技工作崗位,留住并吸引人才,可謂抓住了新的機遇。”李煒說。
完善綠色標準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