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規劃,到2022年,“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區域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
從未來的愿景來看,大灣區將實現從行政區域發展的模式,向功能區域發展模式轉變。從一個地理的共同體,向經濟的共同體,再向社會的共同體轉變。在王福強看來,除了四個方面的要素自由流動外,還需要粵港澳三地實現資質互認、標準對接、民生合作、治理協同、稅制改革、空間拓展,“這十個方面,將是下一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點工作。”
對香港的定位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而對于廣東兩個中心城市廣州和深圳而言,分別被定位為國際大都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也與兩個城市經濟發展的特點和重點息息相關。
同時,在指導思想或推動理念上,過去多是單一行政區的規劃,更多強調發展,而此次規劃是跨區域跨制度的規劃,更加強調合作。
香港是目前全球經濟自由度最高的經濟體之一,營商環境排名全球第四,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其貨運效率全球第一。香港有著一流的金融。香港還擁有一流的現代教育,歐洲服務器租用 云服務器,擁有4所世界一流大學。
當前,世界上有三大國際一流灣區,即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都具有開放性、創新性、宜居性和國際化等重要特征,灣區內以其開放的經濟結構、高效的資源配置能力、強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發達的國際交往網絡,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技術變革的領頭羊。
近年來,在大數據、數據中心、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推動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海量數據爆炸式增長,數據中心設施作為一種新的基礎設施成為剛需。海內外眾多企業都在香港租賃或自建數據中心設施,香港數據中心產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到底香港數據中心有何獨特優勢?中國IDC圈特別推出香港數據中心代表機房探訪活動,讓您親身體驗一睹香港數據中心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