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調查機構預計,2019年全球公共云服務和基礎設施支出將達到2100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23.8%。2017 - 2022年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2.5%,到2022年全球公有云服務支出將達到3700億美元。公有云已經成為了很多企業和社會組織做為托管應用程序和開展業務的高效平臺。
與此同時,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也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市場規模首次突破70億美元大關。隨著傳統企業上云步伐的加快,以及短視頻、游戲、電商等互聯網業務發展的持續推動,國內公有云服務市場增速屢創新高。在2018年下半年,占比最大的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市場同比增長88.4%,全年市場規模(IaaS/PaaS/SaaS)首次突破70億美元大關。其中,國內以金融、政府、制造、教育為代表的傳統行業企業客戶對上云的接受程度普遍提高。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各家云服務提供商都獲得了難得的市場機遇。
2019年5月28日, UCloud優刻得在北京召開以“中立安全、賦能產業”為主題的UCloud用戶大會暨Think in Cloud北京大會。面對走向縱深的產業互聯網,UCloud強調做“不和用戶競爭的云”,云服務器,針對七大重點行業,推出行業定制化解決方案;發布重磅產品與布局全球基礎設施,建立云計算底層硬實力;開放云計算差異化核心能力,首次公布“+U合作伙伴計劃”;并攜手5G、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合作伙伴,以云計算為基石和底座,共同打造賦能產業的新生態。
傳統企業是云服務市場主要驅動力
UCloud聯合創始人兼COO華琨表示,隨著中國云計算行業進入產業互聯網的時代,發生了很多變化,首先是用戶從互聯網客戶變成了傳統企業。這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比現有市場龐大數十倍的,更廣闊市場。例如在美國,有些傳統行業的巨頭企業竟能在AWS公有云上花費數千萬美金。由此可見,傳統企業才是云計算主流用戶,而在中國這一切剛剛開始。
與此同時,UCloud一向秉持中立,我們不做業務,不合用戶競爭,我們也不做應用類的SaaS,所以我們天然的不和我們合作伙伴有任何競爭,我們深知客戶是屬于這些合作伙伴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我們產品和技術。這些都將成為我們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的殺手锏。
為客戶解決上云的后顧之憂
中立和賦能是UCloud一貫的理念,華琨先生表示,我們已經跟很多領域合作伙伴展開合作,我們跟中航信、神州數碼的優質的行業簽訂了戰略合作,我們幫中航信打造了一朵面向航空領域的航信云,我們幫助云信達,是一家在數據備份和恢復領域非常有特殊的創業公司,我們在福建一起幫助當地的政企上云,并且解決他們上云以后數據保護的后顧之憂。
運營商是我們最重要戰略合作伙伴之一,我認為他們具有最為龐大的面向傳統政企的銷售和服務體系。就像毛細血管一樣滲透到中國各個縣市區,通過他們我們可以間接服務到更多產業互聯網的客戶。我們專門成立了一支捕手團隊,他們和我們一樣想要去發現和服務那些在早期的稱之為未來有可能成長為獨角獸的創業公司,域名購買,我們很欣喜的看到,尤其在產業互聯網背景下,又涌現出一大批依靠技術滲透到各個傳統行業的各個細分領域去的技術創業公司,我們希望能在早期一起更好的服務客戶。
延伸閱讀:
IDC時評:在美國禁令面前,華為究竟是什么?
IDC時評:從金山云業績暴增看公有云市場潛力
IDC時評:企業上云之公有云真能省錢?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IDC圈”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IDC圈網站及所屬新媒體號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任何方式加以利用。如有轉載需求,歡迎與本網聯系。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IDC圈”或相關新媒體號名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