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AWS推出函數計算服務Lambda起,無服務器(Serverless)架構技術逐漸進入大眾視野。據Gartner的分析數據指出,到2020年全球將會有超過20%的企業采納Serverless化部署。
《紐約時報》首席技術官Nick Rockwell也認為,無服務器計算將是云計算旅程的下一步,使開發人員無需關注基礎設施的維護工作,專注于業務邏輯的開發。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正式發布的《無服務器架構技術白皮書》中提出,無服務器架構的核心思想是將提供服務資源的基礎設施抽象成各種服務,以API接口的方式供給用戶按需調用,真正做到按需伸縮、按使用收費。
業界普遍認為,Serverless包含了函數計算(FaaS)與后端即服務(BaaS)兩個部分。FaaS服務已經在某些特定場景下廣泛使用,directadmin安裝,開發人員無需配置或管理服務器,僅需專注于與代碼和業務邏輯關系的處理,實現業務價值的最大化。
無服務器架構的優勢在于可以最大限度的免除基礎設施的運維工作,通過與云服務提供的后端服務粘合,輕松構建后端服務。因此,近年來無服務器架構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青睞。國際上AWS、微軟、IBM相繼推出函數計算服務,引領技術風潮。根據調研機構Markets and Markets公司發布的調查報告,無服務器架構市場規模在2018年為42.5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149.3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將達29%。
函數即服務也正在國內悄然興起。然而,不同于國外相對完善的生態,國內相關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國內對無服務器架構、函數即服務的認知尚不清晰,項目實踐與成功案例尚需普及,函數即服務的技術規范和相關標準亟待建立。
在此背景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阿里云、騰訊云、百度云、京東云、螞蟻金服、靈雀云、IBM、小米、中興通訊、金山云共同編寫了《云計算服務客戶信任體系能力要求第9部分:函數即服務》標準即將發布。
此標準是國內首個面向云計算的函數即服務標準,旨在規范函數即服務的技術規范和能力要求、云函數平臺的評估方法,指導云服務商及企業用戶在建設無服務架構平臺函數服務中的技術規范。
《云計算服務客戶信任體系能力要求第9部分:函數即服務》標準將在7月3日舉行的2019云計算開源產業大會上發布,并進行深入解讀。
標準明確了無服務器架構與函數即服務的定義,建立了云函數平臺參考模型,從函數配置、從函數配置、代碼管理、事件源管理、接入能力、輔助工具、計量計費等多個方面對函數計算產品予以能力要求。
可以預見,作為國內云計算領域信任體系的權威標準之一,此標準的發布將為國內無服務架構市場與函數即服務技術帶來深遠影響。
除《云計算服務客戶信任體系能力要求第9部分:函數即服務》標準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還將在2019云計算開源產業大會上,發布《無服務器架構技術白皮書》并進行解讀。歡迎關注!
2019云計算開源產業大會旨在進一步探索我國云計算開源治理以及開源技術的前景,加速云計算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
會議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歐洲服務器租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云計算標準與開源推進委員會、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混合云產業聯盟、云服務經營自律委員會、網絡風險與保險創新實驗室支持,將于7月3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參加2019云計算開源產業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