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報道,在美國政府發布對華為的封殺以后,美國及部分歐洲半導體公司不得不停止,或者降低和華為的合作。但此舉也將重創其自身利益。與此同時,斷供缺口還有可能反向助推中國本土芯片技術的發展。很有可能在未來,將中國2000億美元的半導體市場拱手還給中國本土企業。
在日前的臺北電腦展上,AMD CEO蘇姿豐表示所有商界領袖都希望盡快結束全球貿易問題,她對華為被封殺感到憂慮,亞洲服務器,并坦承“華為是我們的客戶,他們做過一些非常棒的PC產品。”華為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三大芯片采購方,除了AMD之外,英特爾、高通和ARM也都是華為的深度合作伙伴。
正如開篇所述,目前中國擁有價值2000億美元的半導體市場,總規模接近全球的50%。為了更好分享這一市場產生的利潤,美國服務器租用,AMD,高通以及ARM在過去幾年先后與中國企業成立了合資企業,共同研發新技術。華為海思目前的芯片架構,即來自于ARM的支持。但美國政府將華為以及其他很多中國企業列入實體名單之后,上述芯片巨頭的在華利益受損嚴重,他們不僅調低了本年度的利潤預期,甚至做好了裁員準備。
很多國外媒體也指出,雖然目前中國對海外半導體廠商的依賴程度很重,但美國此舉只能對中國起到短時間的遏制作用,假以時日,很難說中國本土的公司不會最終主導巨大的中國半導體市場。
目前中國正在積極自力更生,以抵消美國制裁帶來的影響。在上個月美國對華為實施“封禁”以后,海思處理器一夜成名就是例子。華為還發布了7nm麒麟處理器,也就是麒麟810。基于臺積電的7nm工藝打造,不僅CPU和GPU性能更強,NPU也有較大升級。
或許美國的制裁只會變相讓中國半導體行業逐步走向成熟,而這也正是推動中國發展先進制造業的關鍵。
延伸閱讀:
IDC時評:OCP,開放贏得未來!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IDC圈”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IDC圈網站及所屬新媒體號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任何方式加以利用。如有轉載需求,歡迎與本網聯系。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IDC圈”或相關新媒體號名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