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演進,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技術開始向社會各領域滲透融合,數據量爆炸式增長,以數據為主要驅動力的新興經濟成為主流。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成為了國家新基建的重點領域。據科智咨詢預測2021年中國IDC業務市場總規模接近3000億元,保持年增長30%的速度快速發展。
數據中心規模和容量的持續性增長使運維管理的復雜度和難度日益增大。從運維服務市場的發展來看,預計到2020年,數據中心運維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744.7億元,2016-2020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6.4%。此外,在互聯網時代數據量爆炸性增長的環境下,IT基礎設施復雜且標準不一的異構環境要求數據中心運維具有更高的專業性和可靠性。企業自身在運維人才和管理經驗等方面存在短板,運維市場面臨嚴峻的挑戰,從傳統運維走向智能運維是數據中心的必然趨勢,也是提高數據中心安全性的有效手段。
為了探討當前IDC行業在運維管理方面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分享IDC企業在運維管理方面的探索和實踐,12月19日在第十四屆中國IDC產業年度大典(IDCC2019)上特別召開了智能運維與安全論壇。主辦方邀請了多位企業高管與專家學者,大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IDC行業智能運維的相關問題。
中國IDC產業規模不斷增長,網絡安全成棘手問題
據相關數據顯示,70%的機房宕機事故是人為失誤造成的,某些大型機房系統崩潰、機房著火等事故的發生歷歷在目,進一步加劇了運維人員的工作難度和強度,人工運維的方式逐漸無法適應當前數據中心的發展趨勢,美國服務器,加之5G、AI等新技術的出現和發展促使IDC產業規模不斷增長,IT基礎設施、網絡架構等日趨復雜,數據中心網絡安全問題逐漸加重。
針對當前數據中心面臨的網絡安全問題,國家互聯網數據中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原中國銀行數據中心副總經理楊志國闡述了當前網絡安全面臨的威脅、嚴峻形勢及應對網絡安全的必要性。他表示,解決網絡安全問題,企業應采用“六不”原則來管理整個網絡系統,構建網絡安全防護體系整體架構、從“防護、檢測、響應”出發建立縱深主動安全防護體系,更重要的是網絡安全防護體系是全方位、縱深主動、數據驅動的。
深圳市克萊沃電子有限公司特聘技術專家季程晨從供配電系統出發為與會者介紹了分布式智能配電信息安全系統(DIPS),他談到,分布式智能配電信息安全系統(DIPS)主要從三方面解決安全性問題,1)通過網絡安全控制器把原來監控端與設備端之間星狀網絡打成分布式網絡、P2P網絡,每個節點下掛一些設備,節點與節點之間互通;2)在嵌入式系統本身,設備端ARM架構板上做管理員設計,利用網絡控制的設置和限制,讓嵌入式系統更簡單更安全;3)通過安全通訊協議等保證傳輸通道的安全、信息的安全。
有孚網絡執行副總裁呂鑫為與會者分享了在云數據中心領域中智能運維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呂鑫先生談到,2018年有孚和騰訊藍鯨合作,開始在運維領域做平臺智能化運維和服務企業的智能化運維——有孚藍鯨,主要應用于服務企業SaaS化的場景及企業交付的場景,基于數據中心和云計算平臺,孵化出大數據的應用場景、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最終目的是把有孚的服務能力給企業做賦能,衍生出服務聯盟。
當前在IDC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的情況下,人工巡檢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智能化運維必將成為數據中心未來的發展趨勢。京東數科智能機器人業務部總經理姚秀軍表示,在這方面京東研發的機房巡檢機器人,利用已有能力,AI到機器人的能力、整合上下游供應鏈的能力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實踐,涵蓋了資產管理、設備檢測、人員管控及動環監控等核心系統,不僅可以彌補常規人工巡檢的不足,還能完成部分人工巡檢難以完成的工作。
伴隨著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云計算產業規劃以及數據中心應用發展指引的持續推進,吸引了不同企業開始投資IDC產業,諸如交通行業,醫療行業以及金融領域,其中金融領域中銀行業對數據中心提出了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要求,那么單純的依靠人工運維往往不能滿足這一需求,所以銀行業也開始了智能運維方面的研發以保障機房安全高效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