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座正在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做殊死搏斗的“危城”。
中金武漢超算中心身處“危城”之中,其建設并運營的武漢市電子政務云為武漢市40多個委辦局的140多個業(yè)務系統(tǒng)提供了云計算服務,其中,武漢微鄰里、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在線問診平臺、武漢紅十字會網站、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平臺、市公安局視頻統(tǒng)一應用云平臺、市智慧城管的智慧橋梁和智慧燃氣等系統(tǒng)和應用連接成武漢抗擊疫情的大動脈。
“危城”中的數據中心,它如何堅強挺立,它又如何為抗擊疫情提供持續(xù)、穩(wěn)定、可靠、安全的后臺支撐?
武漢超算中心
數據中心的真正考驗來了
科技戰(zhàn)“疫”,即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技術抗“疫”,取得了非常積極的效果,從相關疫情信息的統(tǒng)計、分析和披露,到醫(yī)院的建設和對病人病情的發(fā)現與治療,再到疫苗和藥物的研發(fā)等,無不滲透著科技的智慧和力量。而作為這些技術應用的底層基礎支撐,數據中心發(fā)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為科技戰(zhàn)“疫”保駕護航。
高力國際近日對105位數據中心資深專業(yè)人士進行了一項調研,受訪者的普遍共識是,此次疫情對數據中心的長遠發(fā)展來說是利好的。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大數據的助力使得防控措施的實施更精準、更有效,比如數據支撐和輔助決策為國家切實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再比如,專業(yè)病理大數據分析、促進新冠疫苗研發(fā)的大數據云平臺等需求激增,這些都對數據中心的平穩(wěn)安全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同時,高力國際通過調研也發(fā)現了一些數據中心不得不面對的新挑戰(zhàn),比如疫情可能會導致供應鏈短缺,一線人員勞動力不足,這意味著數據中心建設周期會更長,總體投資以及運營成本會變高等;另外,復工慢將增加數據中心運維難度,加之需要更加嚴格的消毒措施,設備的調試與更換也會面臨挑戰(zhàn)等。
除了高力國際的調研所述,筆者認為,此次疫情的發(fā)生對數據中心的重大考驗還有一項應該引起特別重視,那就是應急響應,以及BCM(業(yè)務連續(xù)性管理)、BCP(業(yè)務連續(xù)性計劃)的制定與落地執(zhí)行。以前,我們談到數據中心業(yè)務連續(xù)性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更多是講地震、水災、火災等自然災害。但是,從十幾年前的SARS到今天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面對突出其來的疫情,數據中心要如何快速、有效地應對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新課題。疫情有其特殊性,特別是一些特殊政策和手段的使用可能給數據中心的運維帶來很大困難。舉例來說,在武漢封城后,公共交通中斷,數據中心運維人員如何及時到位并保證7×24小時在線和響應就是一個現實問題。中金武漢超算中心從上到下的快速響應,以及應對之策經受住了考驗,值得分享與借鑒。
打好防疫第一仗,確保人員安全
此次疫情襲來,首要的工作就是確保人員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中金數谷公司和武漢超算公司在第一時間分別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統(tǒng)一建立了疫情防控應急領導工作微信群,加強溝通協調,統(tǒng)籌部署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了“準確預判,提前防控”。舉例來說,在武漢地區(qū)口罩和消殺物品開始稀缺的情況下,公司緊急購置口罩、消毒液,并安排對位于武漢的數谷、超算、臺商、工地等四個辦公地點進行消毒。從1月20日開始,執(zhí)行全員每日安全健康狀況跟蹤統(tǒng)計和統(tǒng)一報備制度。公司領導直接指揮,針對疫情期間出現的問題,組織相關負責人每日會商研究,高效決策,及時處置,堅決不留隱患。
疫情就是命令。1月21日,中金武漢超算中心成立了應急組,包括保障、支援、技術支持等多個小組,許多員工主動報名加入,中金武漢超算基礎設施運維弱電工程師夏昕就是其中之一,他主要負責數據中心內設備的監(jiān)控和運維,以保證數據中心的穩(wěn)定運行。
從1月23日開始,中金武漢超算中心的9名人員三班倒,負責數據中心的整體運維。從1月25日開始,由于武漢封城,很多小區(qū)封閉,人員不能隨意進出,且公共交通中斷,導致原有的9名運維人員減至6人,但大強度的三班倒一直在堅持。聽了夏昕的講述,那種緊迫感,以及在疫情面前的眾志成城,讓人猶如身臨其境,備受感動和鼓舞。
零疑似,零確診,近一個月過去了,中金武漢超算中心仍在延續(xù)這一紀錄。在保證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執(zhí)行更嚴格、更高頻次的巡檢,保證數據中心的穩(wěn)定安全運行,這就是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的夏昕和他的同事們做的最有意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