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約化、大規模、模塊化、自動化、綠色、智能化……對數據中心的發展趨勢預測,幾十年來在IDC業內從未停止過。有的趨勢受技術水平、產業環境等因素影響,只領風騷數幾年,VPS,有的趨勢則貫穿數據中心發展史,成為行業發展的總趨勢之一。
1945年,第一臺全自動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的誕生也開啟了與之配套的數據機房的誕生——這被認為是數據中心的源起,數據中心的UPS與機房專業空調這兩大重要系統也隨之產生。其耗電功率約150KW,數據機房面積卻達到170平方米。
而經過幾十年驚人速度的成長,如今,電力容量幾十兆瓦的數據中心正在成為常態,技術發展使得電子物理基礎設施空間也擁有了更廣、更強、更高的密度,數據中心的每一寸空間能儲存的電能也越來越多。
將時間跨度拉長到數據中心歷史后不難發現,“更高功率”和“更高密度”是數據中心發展所展現的一貫趨勢。
數據中心的盈利關鍵在于以更少成本獲取更多收益,即“開源節流”。
從一座數據中心的組成來看,將更多的設備打包到更少的數據中心操作運營空間中,并且利用更高的功率,將使其利益更大化。無論位于市區還是田野,一個數據中心的占地面積越大,土地/租金成本越高。這個數據中心內的業務空間(可銷售空間)占比越大,可獲得的業務收入越高。
以目前10MW和20MW數據中心為例,UPS電池室、配電室通常會占用大量空間。如果UPS的空間占比減少,則多出的空間可被用于業務進行銷售,數據中心的收入自然增加。除減少空間占比之外,隨著IT算力持續演進,數據中心的CPU和服務器功率持續提升,UPS系統也需要同步向更高功率演進。
因此,對數據中心設備廠商來說,如何提高電力系統功率密度、減少占用空間,是他們產品研發的主要方向。多年來在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上持續發力的華為,自然也包括在內。
近日,華為面向全球發布的全新100kW UPS功率模塊,正是華為在此方向上的又一突破。
更高功率密度:全新UPS功率模塊的單模塊功率密度達到100kW/3U,directadmin授權,對比業界主流產品,在同樣3U機框空間內,電源模塊的功率提升了1倍。基于100kW模塊的FusionPower 2.0采用最優熱設計,使能最高功率密度,高達97%系統效率。
華為100kW UPS功率模塊
更少占地面積:該模塊比業內主流模塊功率提升一倍,相當于節省50%空間,則基于該模塊的FusionPower 2.0數據中心供配電解決方案,相對于傳統并機端到端方案節省占地50%,實現“一柜一兆瓦”。
在實際應用中, FusionPower2.0數據中心供配電解決方案1200kVA的系統只需12個功率模塊,占地面積節省超過50%(考慮1200kVA UPS及其輸入輸出配電,系統整體從8柜位降低為4柜位)。
數據中心的空間可謂寸土寸金,對于ISP行業,更多的業務空間就意味著更高的收入。以部署10套1200kVA的華為FusionPower2.0系統為例,相比此前可節約40柜位空間,幫助ISP客戶每年增加收入400萬元人民幣。
這樣算下來,華為全新100kW UPS功率模塊的開源節流效果堪稱“真金白銀看得見。”
強強聯合有求必應
5G時代正在到來,它催生的眾多應用將為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和邊緣數據中心帶來發展契機。據預計,在2020年大型數據中心占比將達到40%,復合增長率超過45%。
然而,當前傳統大型數據中心供配備電系統存在系統割裂且繁冗、占地面積大、人工巡檢依賴程度高、故障定位難等問題,桎梏了數據中心的發展。
極簡架構
采用整體解決方案的極簡供電架構,可以帶來系統端到端CDE(成本、占地、效率)的優勢。模塊化設計,可以實現前期快速部署,后期彈性擴容,滿足業務快速發展的需求。
極高可靠
供配電的高可靠性是數據中心系統關鍵業務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隨著數據中心支撐越來越多的IT系統,數據中心停機成本愈來愈高。此外傳統供配電系統采用鉛酸電池,一旦失火破壞嚴重,且威脅到人員生命安全。
極簡運維
中國IDC圈進行的IDC行業疫情影響調研問卷顯示,疫情對數據中心造成的最大影響是“日常運維人員不足”,這也暴露了當前數據中心對人工運維過于依賴的現象。精簡,減少人工運維,既可以解決專業人才缺乏問題,又可有效降低數據中心出現故障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