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過去了,又到了盤點的時刻。本周行業內發生了哪些HOT事件呢?讓我們來一起看看!
3月26日,上海市經信委在其官網發布通知,在堅持“滿足必需、嚴控增量”的前提下,開展今年擬新建互聯網數據中心(以下簡稱IDC)項目征集。
通知表示,上海市今年支持建設的IDC項目總規模約3萬機架(折算用能量約25萬噸標煤(當量值)),對申請的基本要求是符合《上海市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導則(2019版)》相關規定。
近日,中國電信粵港澳大灣區數據中心項目在廣州市從化區簽約動工,數據中心項目占地300畝,總建筑面積約42萬平米,香港服務器,全部投產后可提供約4.5萬個高功率機架,超過目前廣東電信數據中心總資源的三分之一,形成不低于2000萬核CPU的處理能力,以及10ZB的存儲能力。據介紹,數據中心項目分五期建設,一期將于2022年建成投產。
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基礎設施和重要孵化平臺,該數據中心將極大提升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云計算基礎設施能力,對數據分析、通信服務、終端應用類企業具有強大的虹吸能力,加快推動從化打造一個千億級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3月24日,中國移動(西藏拉薩)數據中心一期項目奠基儀式在拉薩高新區舉行,該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6月建成投產。該數據中心項目總占地面積約63畝,將分兩期建設,包括2棟數據中心機房、2棟動力中心、1棟維護支撐用房,亞洲服務器租用,全部建成后可提供6600個機柜,將有效提升西藏信息化服務能力。
中國移動(拉薩)數據中心建成投用后,將成為西藏重要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和開放式平臺,為全區黨政機關和各企事業單位用戶提供大速率云平臺、供電保障、網絡安全、業務支持等硬件保障。
中國移動重慶公司發布消息,中國移動(重慶)數據中心二期項目正在加速建設。按照規劃,建成后整體建筑面積將超9萬平米,機柜規模預計達到1.5萬架,具備逾15萬臺服務器的運營能力和12萬余核CPU、65PB存儲的云服務能力。
中國移動(重慶)數據中心一期于2016年底投產,是目前重慶地區占地最大的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參照國際T3標準、國標A級數據中心建設,達到7級高抗震等級,優質的供配電系統保障無間斷供電,作為國家級互聯互通直連點和中國移動骨干網核心節點,其具有高等級的傳輸網絡能力,也具備更高的網絡安全性。
近段時間,上海移動臨港IDC研發與產業化基地項目二期工程全面復工,目前正在進行土方開挖。二期工程于去年11月2日開工,計劃今年年底7棟數據中心全部封頂。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提供3萬個機架的裝機能力,綠色環保、PUE小于1.3,同時具備“部署靈活、定制交付”等特點,可高效滿足行業需求。
國際海纜登陸局也已于今年年初開通了首條NCP國際海纜業務,這意味著這個項目也是連接中日、中美兩國互聯網溝通的中國移動5G海底電纜的大陸登陸點。
3月27日,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第9批CDN牌照的企業名單。在此次名單中共有9家企業獲得CDN牌照,具體名單如上。
近日,科智咨詢發布《2019-2022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IDC業務市場規模達到1562.5億元,同比增長27.2%,增速放緩2.6個百分點。區域市場中,中國IDC業務市場已逐漸形成以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為代表的城市群發展格局。
《報告》預計,2019-2022年中國IDC業務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為26.9%,到2022年,中國IDC業務市場規模將超過3200.5億元,同比增長28.8%,進入新一輪爆發期。
《報告》更多內容,點擊了解并獲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