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中國的服務器產業仍處于由0向1的階段,玻璃房子里的服務器是當時最封閉的事物之一;
20年前,中國互聯網起步,中國與海外IT廠商用寥寥幾款通用服務器來支撐當時尚未成熟的互聯網市場;
10年前,中國互聯網以讓世界驚嘆的速度爆發。IT的軟件開源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IT硬件的開源也開始萌芽。
最近的十年里,VPS,從最早的“百團大戰”到后來的BAT三大巨頭與TMD三小巨頭,行業的發展用“飛速”這個詞來形容都讓人覺得太慢。中國的開放計算也發展成為比肩全球的一大“流派”。
有句話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當年殺入開放計算的企業也不少,但在客戶既要定制化服務又要降低投資金額的情況下,不少企業都是淺嘗輒止,有些企業進進出出卻始終沒有成果;而卻始終有一些企業堅持在開放計算領域深耕,并且積極與各種行業機構開展合作。這其中,尤以浪潮最為醒目。
2009年,時任浪潮集團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的王虹莉,帶領一支“奇軍”開始了中國最早的開放計算架構的嘗試。當時看來,這是一款極度定制化的項目,但從后來的進程來看,整機柜服務器后來不止成為浪潮的明星產品,同時也成為中國開放計算的典型代表,“定制”和“開源”往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在中國市場的成功,讓浪潮開始與全球開放計算組織牽手,先后成為OCP、Open19的核心會員,讓浪潮不僅成為開放計算的先行者,同時也成為開放計算的集大成者。
是什么讓浪潮擁抱開源?開放計算的落地過程中又有哪些可被借鑒的道與路?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到了位于美國OCP峰會地舉辦地圣何塞,并且在這里有幸采訪到了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兼互聯網行業部總經理王虹莉。
開放計算滿足客戶差異化需求
OCP,全稱叫做Open ComputeProject,是由FaceBook發起的旨在為大規模計算提供開源的服務器交付、存儲、數據中心硬件設計等服務的項目。從2011年發起到如今,OCP已經走過了8個年頭,也成為數據中心乃至于互聯網基礎設施領域的風向標。而提起浪潮與OCP組織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17年。
當時,浪潮發布了符合OCP標準的整機柜服務器OR系列并且首款基于Intel Skylake平臺浪潮ON5263M5服務器通過OCP認證,這可以看作是OCP組織對于浪潮貢獻度的充分認可。而這一次,OCP峰會的主題叫做“一起開放”,更是與浪潮一貫以來堅持的“開放計算”理念不謀而合。
如今,“開放”概念在IT領域經過了千百家大中小企業的驗證,已經成為了行業共識,越來越多的企業基于同一套標準和同一個框架下實現協作開發,共享應用成果,這樣也才保證了OCP組織的高效和可持續發展。就比如剛才提到的Skylake平臺,早在2017年浪潮就與OCP聯合發布一款名為SanJose Compute Sled的開源計算,將所有設計文件和規范均向業界開放,供其他成員學習和效仿。
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虹莉
“浪潮同時加入了ODCC、OCP和Open19 三個開放計算組織,這些組織的核心目的是構筑基于新標準的產業生態,浪潮等方案供應商在產業化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浪潮可以在技術標準開發和測試中,讓這些標準更為可行和完善,減少不必要的技術成本,另一方面,浪潮可以高效協同產業上下游為這些標準做好產業配套,縮短從技術標準到應用的產業落地,”王虹莉說,推進開放計算發展的這十年時間讓她看到開放計算對于更高產業層次的價值。
正如我們在文章開頭提到的,許多服務器企業折戟在互聯網行業,在進入這個行業的初期,作為項目負責人的王虹莉也覺得壓力倍增,但這卻反而增強了她對于互聯網市場的堅定信心。早在2008年的一段采訪中,時任服務器存儲營銷本部產品部總經理的她就預言了互聯網對于未來服務器市場的推動作用——“互聯網快速發展會對浪潮的增長率帶來大的貢獻”。
事實證明了王虹莉的判斷。2010年,浪潮推出了業界首款整機柜服務器SR 1.0,早于天蝎組織(ODCC的前身)成立2年。浪潮SR整機柜服務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天蝎標準的制定,背部無線纜風扇墻以及機柜管理模塊RM集成到電源等很多設計思路,直接被天蝎標準采用,并延用至今。這個時間甚至比FaceBook發起OCP的時間還要早了一年,足以證明浪潮在互聯網市場中的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