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剛剛結束的省兩會強調河南要建設數字經濟新高地。省委書記王國生指出,河南有著豐富的人力資源和數據資源,發展數字經濟潛力無窮。當前,河南正處于戰略疊加的機遇期、蓄勢上升的突破期、轉型升級的攻堅期和風險挑戰的凸顯期,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激活創新發展新動能,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河南在新時期調整轉型、動能接續、奮勇爭先、推動中原更加出彩的必然選擇。
精準定位構建戰略數字新型產業增長引擎
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和世界未有之大變局下,全球經濟2020年發生重大轉變,在構建雙循環發展戰略的過程中,數字經濟已然成為支撐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的新興動力源泉。河南是人口大省和農業大省,有著豐富的人力資源和農業資源,在數據資源、算力成本、傳輸速度、市場潛力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數字經濟發展基礎扎實、潛力巨大。綜合考慮發展基礎、發展條件和發展優勢,河南應立足自貿試驗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等國家戰略平臺,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契機,結合河南特色,聚焦人口、交通、農業等領域,將資源紅利轉化為數據紅利,精準定位選擇一批重點項目,實現換道超車。
統籌謀劃完善新型數字經濟基礎設施
新基建對支撐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革命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作用。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明確將“新基建”的范圍界定為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信息基礎設施包括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等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新基建的戰略布局具有雙重意義,既可以通過完善新型基礎設施推動相應新經濟部門快速發展,又可以利用所蘊含的巨大投資規模所具有外部性和產業協同效應,協助快速實現關鍵技術和產品的自主創新。因此,美國服務器租用,政府應統籌布局芯片、器件、精密加工等硬件以及云平臺、數據庫等新基建產業鏈;科學促進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邊緣計算以及數據中心,循環拉動、產業協同;有效避免“重建設、輕運營,重硬件、輕軟件”,防止重復投資、無效投資;全面打造開放創新的科技生態,加強區域交流和國際合作;積極引導各類資本投向服務器、5G、超高清視頻終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堅定支持建設智能工廠,發展智慧農業,著力于自動駕駛、自動裝卸堆存、無人配送等技術應用基礎設施,讓技術的紅利服務于高質量發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目標。
創新驅動培育新型技術產品業態模式
商業模式創新是繼產品創新、市場創新、組織創新后的又一創新。這一創新基于互聯網和新技術,通過內部流程的構造設計來細分市場、創造需求、實現增值服務從而獲得盈利,具有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強和附加值高的特征。美國企業創新狀況統計結果顯示:當今,美國企業60%的創新是商業模式創新,40%的創新是技術創新。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指出:“當今企業間的競爭,是商業模式的競爭。”時代華納前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恩說:“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商業模式比高技術更重要,因為前者是企業能夠立足的先決條件。”數字經濟的發展催生了大量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下消費方式逐步線上化,應用新型技術和新型服務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快速涌現,催生了直播帶貨、短視頻、社區電商、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在線醫療、新零售等一系列消費新場景和應用新模式。因此,要進一步培育數字經濟產業,應示范引領,打造一批在全國領先的應用場景標桿;應加大扶持力度,用政府扶持資金打造創新生態,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應做好培育服務,通過創業孵化檢驗新的商業模式,降低創業風險,提供科技成果入市的有效途徑;應廣開資金渠道,拓寬社會化投資渠道,引導建立天使投資基金,為新型技術產品業態模式的創新提供充足的資本支持;應大力引進人才,培養數字經濟新型人才,吸引海外留學人員來豫創業就業,外引內培,招才引智。
集群發展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