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家庭兩大市場的消費融合升級和政企數字化轉型驅動下,2020年我國電信業收入規模和收入結構持續向好,《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重要目標基本完成。展望2021年,通信業收入規模將穩步提升,共建共享基礎設施建設模式、5G行業應用體系、產業生態逐步完善,行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
通信業“十三五”收官年發展回顧在國家《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引下,我國通信業在行業規模、發展水平等領域取得卓越成就,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全面提升,為建設網絡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行業收入規模增速回升,結構轉型不斷推進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我國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36萬億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3.6%,增速提高2.9個百分點;較2015年提高約2350億元,累計增長約20.8%。在業務收入結構上,移動通信業務收入占比從2015年的70.4%下降到65.5%,固網通信業務收入占比加速提升。
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通信業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大為提高截至2020年底,全國光纜線路總長度已達5169萬千米。截至2020年底,我國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量約9.5億個,光纖接入(FTTH/0)端口占比超過90%;全國建設5G基站超過70萬座,實現全國地級市及重點縣域城市覆蓋,實現5G規模商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互聯網普及率、用戶DOU、物聯網連接數、行政村光纖通達率等通信業服務能力指標超額完成,電信業支撐新興業態融合應用、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化治理的作用更為凸顯。
消費融合升級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成為行業增長新引擎通信業在經歷2018、2019年的增速下滑后,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實現增速回升殊為不易,主要是由個人、家庭通信服務市場的消費升級和政企數字化轉型等因素拉動。
5G拉動移動通信消費升級和流量消費跨越式增長截至2020年底,全國4G用戶總數達到12.89億,全年凈增679萬戶,用戶占比首次超過80%;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公布的5G套餐用戶數顯示,我國5G套餐用戶總量已超過2.5億戶。在2020年移動用戶總量和滲透率下滑背景下,存量的2G、3G用戶消費升級到4G、5G,成為移動通信領域收入增長和流量消費快速提升的重要原因。2020年我國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實現收入6204億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1.7%。2020年全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1656億G,較2019年同比增長超35%。
宅家經濟和智慧家庭消費升級,推動固網通信業務持續增長2020年受疫情期間政策等因素影響,國內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數字化持續加速,應用沿家庭生活鏈條不斷延展,釘釘等遠程在線辦公應用加速普及。遠程協同的辦公、教育、消費模式的加速普及,極大地刺激了固定通信領域的高速率家庭寬帶、IPTV(網絡電視)等消費需求,推動家庭通信消費水平持續升級。2020年,在固定通信業務規模方面,全國實現業務收入4673億元,較2019年增長12%,其中,固定增值業務收入增速達到26.9%,IPTV業務收入較2019年同比增長13.6%;在用戶結構方面,100Mbit/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占比接近90%,千兆寬帶用戶數達640萬。
“新基建”投資全面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2020年中央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擴大內需和培育新發展動能,工信部積極引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制造業融合,電信運營商等企業加速推進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超前建設。在基礎設施超前建設和電信企業業務轉型驅動下,2020年我國的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業務以及物聯網業務收入比上年分別增長22.2%、85.8%、35.2%和17.7%,成為引領電信行業業務結構轉型的重要動力。
2021年通信業面臨的挑戰及展望在加速推進移動通信和固定通信基礎設施升級的時代背景下,依然存在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過高、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需求不成熟等挑戰,面向5G和高帶寬網絡的行業應用發展也相對滯后。
發展挑戰網絡建設投資和維護成本高企,成本壓力將傳導至產業鏈上下游。2021年我國5G網絡建設投資規模將與2020年相當,服務器租用,新建5G基站60萬座以上。同時,由于5G基站設備耗電量遠高于4G設備,用電成本將大幅提升。同時,在“十三五”期間大力推廣建設的物聯網,存在連接規模和產出效益剪刀差持續擴大的問題,連接變現模式仍不成熟,導致電信運營商部分區域公司發展物聯網業務的積極性受挫。在國資委經營效益考核壓力下,電信運營商“降本增效”壓力將進一步傳導至設備商、網絡代維服務商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