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2021數字化轉型發展高峰論壇”在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出席并致辭,劉烈宏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化發展和數字經濟,作出系列重大戰略安排,全方位推進數字中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
今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聯合其他部門,圍繞加快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促進融通發展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劉烈宏從四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一是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明確數字化發展的方向。從中央到部委到地方各級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確數字化發展的坐標定位,給出了具體推進的方案與細化的知識措施。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單列了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篇章,明確提出要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加快數字社會建設的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和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工業和信息化部先后印發了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3),關于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近期又發布了5G和千兆光網雙千兆協同發展的行動計劃。這些文件全面部署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directadmin安裝,為促進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培育壯大新興數字產業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
二是設施建設穩步推進,筑牢數字化發展的根基。歷經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國已經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光纖網絡和4G網絡,網絡普及率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F在正在按照建用結合,適度超前的原則,正在加快5G網絡的建設,到去年年底,已經建成了71.8萬個5G基站,今年計劃將建設60萬個5G基站。同時,5G的建設也是按照三大場景建設的需求分場景建設,工業和數字社會的建設將是重要的應用場景,數據中心的建設也在同步地開展,應用承載和云服務能力明顯的提升,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網絡建設改造量質提升,標識解析體系快速發展,平臺能力不斷增強,安全體系逐步構筑,融合應用范圍持續擴大,已經覆蓋了30余個國民經濟的重點行業,驅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邁向眾生。
三是技術標準創新提速,增強了數字化發展的動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信息通信業和制造業的創新能力明顯提升,一批重大成果相繼涌現,部分產業發展從跟跑轉入了并跑,領跑的階段,技術創新實力正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的提升,5G國際標準必要專利占比全球領先,基于蜂窩移動網絡的車聯網,無線通信技術成為國際標準,并加速產業化,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領域部分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化取得重要的進展,部分科研院所牽頭建立數字化可信服務標準體系,在促進數字產業健康發展,加速各行業與企業所數化轉型進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數字經濟規模擴,激揚數字化發展的活力。宏觀層面,十三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年平均增長達到了16.6%,對GDP增長的貢獻超過了67%,從微觀層面來看,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的主觀意愿明顯增強,數字技術快速融入設計、制造、管理、營銷等全流程,并面向全產業鏈,全價值鏈進行集成應用創新,探索形成了數字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個性化定制、精益化管理等新的模式,幫助千行百業提質降本增效。總體看,我國數字化發展已經到了深入實踐與精耕細作的階段,未來前景可期,但與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與領先國家相比,目前中國在關鍵基礎能力、融合應用深度、資源要素保障等方面還有差距,還面臨一些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亟需各方進一步增強共識,深化務實合作,發揮好我國既有優勢,統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助力數字經濟做大做強。
劉烈宏對下一階段工作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加大新型技術設施建設投入的力度,把握數字化發展的時代機遇。按照需求牽引、系統布局、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大投資力度,持續推進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著力打造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型基礎設施,同時,推動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為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