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貫的策略在中國市場‘失靈’,國內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特斯拉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了。
剎車失靈的風波還未結束,特斯拉已經開始有所動作。
5 月 25 日,特斯拉官方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公告稱,公司已經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以實現數據存儲本地化,并將陸續增加更多本地數據中心。所有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車輛所產生的數據,都將存儲在境內。
此外,特斯拉將向車主開放車輛信息查詢平臺,官方稱,此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詳情及進展將陸續向大家匯報。
建立數據中心,開放車輛信息查詢平臺,證明了特斯拉這家企業在態度上的 180°大轉彎,也側面證明了特斯拉此前的模式,在中國或許已經無法順暢走通,這家公司需要做出改變的時刻到來了。
由剎車失靈引發的數據問題
從特斯拉官方發布的內容中可以看出,建立數據中心的一個契機是《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的起草。
《規定》是 5 月 12 日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首次推出,在具體內容上對汽車數據安全給出了一個框架。目前來看,《規定》對于數據安全的界定比較清晰,其將數據分為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兩方面,不僅僅針對汽車制造商,部件與軟件提供者、經銷商、維修機構、網約車企業和保險公司等均在《規定》提到的‘運營者’這一行列。
用簡單的方式來總結,可以把數據大致分為車內信息與車外信息兩部分,車外信息又包含視聽數據和軟件數據兩種,具體如下:
·車內信息:包括車主、駕駛人、乘車人、行人等的個人信息,以及能夠推斷個人身份、描述個人行為等的各種信息。
·車外信息-視聽數據:軍事管理區、國防科工等涉及國家秘密的單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等重要敏感區域的人流車流數據;道路上車輛類型、車輛流量等數據;包含人臉、聲音、車牌等的車外音視頻數據;國家網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部門明確的其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公共利益的數據;
·車外信息-軟件數據:高于國家公開發布地圖精度的測繪數據;汽車充電網的運行數據。
對于車內的個人信息和車外收集的數據,《規定》也標定出了用戶的主動權 |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嚴格意義上來說,特斯拉‘維權門’核心爭論的焦點也在于數據,但并不屬于《規定》里提到的任何一種類型。前者是由交通事故引發的行車數據,包括車速、制動和駕駛行為等,后者則更關注車內外是否利用相關傳感器擅自收集處理數據。
而在人們對數據隱私越來越關注的時候,汽車作為一個大號的智能產品,車內外收集的數據確實比行車數據更難界定。在關于《規定》的研討會上,專家就指出《規定》是國內汽車數據領域的首次立法嘗試,具有很強的示范效應。
在數據難以界定的情況下,特斯拉作為目前中國唯一一家全資的外國車企,智能化引發擔憂的時刻和特斯拉的特殊地位,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人們對特斯拉的不信任感。所以我們能看到,盡管馬斯克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強調了特斯拉不會利用汽車從事間諜活動,近來許多政府機關部門也明令禁止特斯拉車輛駛入。
網傳的政府機關告示,數據隱私問題已經影響到了特斯拉車輛在某些區域的正常行駛 | 網絡
對于特斯拉來說,是時候做出相應改變了。
特斯拉會在中國建立自動駕駛團隊嗎?
在《規定》中,有六條均提到了企業向境外提供數據的相應安全責任,根據上文提到的數據類型,如果特斯拉想將數據傳至美國,基本上被阻斷了。因此,建立本地的數據中心,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從特斯拉自己的角度來看,也是一個極大的轉變。眾所周知,馬斯克信奉第一性原理,在商業策略上也追求車企的本質——增長,無論是堅定以攝像頭為主的自動駕駛路線,還是將產品品質的優先級放在車輛銷售之后,一系列策略都輔助這家企業用最快的方式走上了全球市值第一車企的寶座。
《規定》中多條都指向了向境外傳輸數據的嚴格管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