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數字基礎設施論壇"在貴陽數博會會場隆重召開。論壇由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據中心委員會、數據中心產業園資源促進會承辦,中國IDC圈協辦。包括貴州省政府領導、業內專家、企業高層等眾多嘉賓匯聚一堂,共同解讀新基建發展現狀、研討數字基礎設施產業發展趨勢。
會上,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據中心委員會理事長、中國三峽集團總信息師金和平發表了《數據中心產業生態與零碳數據中心建設》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來賓,我今天分享的是數據中心產業生態與三峽集團零碳數據中心建設。實際上數據中心是一個產業鏈比較長,產業內容比較豐富的行業,今天我也是作為咱們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據中心委員會來跟大家在座的各位同仁把我們對行業的一些認識做一些分享。
大家可以看到這樣一條曲線,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數字經濟的時代的來臨,現在IDC產業目前進入了一個非常好的戰略窗口期,特別是去年我們國家為了加快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提出“新基建”戰略。新型基礎設施里面最大的投資體量就是IDC和5G,5G網絡是我們三大運營商,基礎設施里面新基建占比重最大之一就是IDC這個行當,這些年IDC行業廣義復合增長率我們國家是在30%左右的增幅,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增速,美國服務器,平時GDP增長到6%已經很吃力了,IDC行業進入了一個非常快速的發展的時期。
整個數據中心產業鏈主要分上中下游。上游就是把IDC核心產業,就是對外租賃的基礎機架提供出去,這個規模2019年將近4000億的規模。工程建設,這個建設就是機房的建設,包括土地的供給,勘測設計施工。再就是計算機設備,沒有設備云服務是提供不出去的,還有網絡帶寬,電力供應等等,今天來了很多企業都是在這個產業鏈上比較著名的企業。中游的市場主要是為整個社會提供基礎IDC服務的,機架的租賃和云服務也好,2019年統計分析將近是1500億的規模。下游是藍海,數據中心為各行各業的互聯網的客戶來提供廣泛的服務,這個沒有辦法算,如果按照數據中心整個體量是萬億級。
具體來看,數據中心上游的工程建設基建這一塊的市場,2019年是1200億不到,89萬機架,大概在1200億左右。這個上游目前來看,相對于我們國家的基建市場是不大的,但是它有一個特點,增長非常快,每年30%的增長。最近委員會接到入會申請最多是這個行當,傳統的施工單位、機架供應商、包括數字能源等等要求入會,他們關注到這個市場的快速的增長。上游還有一個也是圍繞IDC,基建交付了,要把設備安裝進去,每年現在保有量2019年315萬架,平均每架上15臺,上架60%來算,這個大概每臺服務器算3萬元,不到1500億,這是2019年的數據,每年也是30%左右的增量,這一塊也是非常大的一個市場。鯤鵬的生產線、浪潮的服務器生產線在貴州落地,也是在這個生態里面看到了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機會。
還有一個相對來說也是超過千億,就是生產服務業。IDC運營以后,最大的消耗是電,為什么貴州搞大數據產業,因為貴州的能源資源非常豐富,電是搞IDC行業里面消耗最大的一塊。我們三峽集團最大的優勢也是有能源優勢。運維服務體量非常多,有100億的規模。
在中游來看是核心的市場,目前也是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IDC機架的租賃,按照目前來算,將近1000億左右的規模。貴州機架的數量增長速度很好,但總量不是很大。云計算算下來500億左右。
下游就是藍海,做大數據+,互聯網各個行業,包括數據交易,數據要素流通都是下游的市場。
所以核心來說,在貴州以IDC的建設投資運營為基礎,向產業鏈的兩端延伸是貴州大數據產業謀劃的核心著力點。我留下了一個IDC產業的報告,當時是有5個百億的規模,中游的IDC機架租賃服務,貴安是20萬架以上;帶寬,運營商所有的帶寬賣出去,貴安的出口帶寬在西部地區是很多的;云服務也是增長很快,去年落戶貴州的icolud,去年的收入已經到了24億,前年11億,增長達到一倍,未來空間還要大,華為的云計算總部落戶在貴安,去年已經超過100億了,云服務的規模在貴安新區就是百億級,這是兩個中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