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特斯拉女車主“車頂維權”事件的持續發酵,讓跨國車企在華搭建數據查詢平臺的事宜提上日程。
繼5月25日特斯拉宣布已經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以實現數據存儲本地化、并將陸續增加更多本地數據中心后,5月27日,消息稱,福特、寶馬、戴姆勒等跨國車企已經或準備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
其中,福特表示已于2020年上半年在中國建立了一個數據中心,并在本地存儲車輛數據;寶馬方面表示將在中國運營“中國車隊的本地數據中心”,但沒有透露于何時啟動;戴姆勒則稱,在中國運營一個專用的汽車后端,用于存儲汽車數據。
日產汽車和Stellantis表示將遵守中國的相關規定,但也沒有透露更多細節。
此外,通用汽車和豐田汽車并未表態如何管理在中國的數據;雷諾汽車則表示,域名購買,該公司在中國還沒有汽車數據中心;大眾汽車認為,VPS,遵守數據保護規則對于成功的數字化轉型至關重要,但由于監管環境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現在就對具體細節發表評論還為時過早。
不過,隨著智能化的不斷演進, 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的加持為用戶帶來了更加便捷的出行體驗的同時,集成了大量的攝像頭、雷達、測速儀、導航儀等各類傳感器的智能汽車也掀開了隱私與數據安全的一角——遠程控制、數據竊取、信息欺騙、隱私泄漏等安全問題已經陸續出現在智能汽車上。
有數據表明,截至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平均每天將產生4TB的數據,除車輛性能數據外,還包括駕駛員數據、位置數據和周邊數據等涉及個人信息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數據,這些數據亟需更加審慎的監管。
值得關注的是,5月12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關于《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這是繼4月29日工信部發布征求《信息安全技術網聯汽車采集數據的安全要求》標準草案意見的通知,又一部門出臺對汽車數據安全的管理辦法。
意見稿指出,運營者處理重要數據,應當提前向省級網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數據類型、規模、范圍、保存地點與時限、使用方式,以及是否向第三方提供等。
此外,意見稿中明確,運營者收集個人信息應當取得被收集人同意,法律法規規定不需取得個人同意的除外。實踐上難以實現的(如通過攝像頭收集車外音視頻信息),且確需提供的,應當進行匿名化或脫敏處理,包括刪除含有能夠識別自然人的畫面,或對這些畫面中的人臉等進行局部輪廓化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