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要強化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監管調查,明確區分“挖礦”與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產業界限,引導相關企業發展資源消耗低、附加價值高的高技術產業,嚴禁利用數據中心開展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禁止以發展數字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名義宣傳、擴大虛擬貨幣“挖礦”項目。
以下為通知全文: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通知
發改運行〔2021〕128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為有效防范處置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盲目無序發展帶來的風險隱患,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助力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現就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重要意義
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指通過專用“礦機”計算生產虛擬貨幣的過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免備案主機,對國民經濟貢獻度低,對產業發展、科技進步等帶動作用有限,加之虛擬貨幣生產、交易環節衍生的風險越發突出,其盲目無序發展對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節能減排帶來不利影響。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對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優化、推動節能減排、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各地區、各部門和有關企業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實把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作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抓住關鍵環節,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確保取得實際成效。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嚴密監測、嚴防風險、嚴禁增量、妥處存量”的總體思路,充分發揮各地區、各部門合力,加強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上下游全產業鏈監管,嚴禁新增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加快存量項目有序退出,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
(二)基本原則。
堅持分級負責。建立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落實的工作機制。中央統籌全國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整治整體推進工作;省級政府對本區域范圍的整治工作負總責,云服務器,并壓實市縣政府落實責任,按照中央統一安排明確具體實施方案;市縣政府按照中央部署和省級政府實施方案要求,細化落實舉措,保證落實到位。
堅持分類處理。區分虛擬貨幣“挖礦”增量和存量項目。嚴禁投資建設增量項目,禁止以任何名義發展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加快有序退出存量項目,在保證平穩過渡的前提下,結合各地實際情況科學確定退出時間表和實施路徑。
堅持依法依規。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全面推進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整治工作,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嚴肅查處整治各地違規虛擬貨幣“挖礦”活動。
堅持積極穩妥。在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推進過程中,要積極作為、穩妥推進,既實現加快退出,又妥善化解矛盾糾紛,確保社會穩定。
三、全面梳理排查虛擬貨幣“挖礦”項目
(三)梳理排查存量項目。全面摸排本地已投產運行的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建立項目清單,對在運的虛擬貨幣“挖礦”項目逐一梳理所屬企業、規模、算力、耗電量等基礎數據,每周實時動態更新。對大數據產業園、高技術園區內是否存在虛擬貨幣“挖礦”活動進行全面排查,精準區分數據中心與虛擬貨幣“礦場”,保證本地虛擬貨幣“挖礦”排查工作不留空白。
(四)梳理排查在建新增項目。在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前期工作各個環節中加大排查力度,對正在建設或準備建設的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建立清單,逐一梳理所屬企業、規模、算力、耗電量、計劃投產時間等基礎信息。在節能審查、用電報裝申請等環節加大甄別力度,保證梳理排查數據真實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