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世紀互聯新一代荷儲IDC媒體開放日在廣東省佛山市成功舉辦。來自全國的多家黨媒央媒和能源、IDC領域的權威媒體記者團走進位于廣東省的世紀互聯佛山智慧城市數據中心,零距離接觸國內首個將規模化新型儲能技術應用于大型數據中心的項目,深入了解國家“雙碳”戰略下數據中心行業的創新性探索。
世紀互聯高級副總裁朱華(左四)與媒體記者團合影
目前,“綠色低碳”、“技術先進”已經成為數據中心行業發展的關鍵詞。去年1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強化能源配套機制”的詳細要求。今年7月,工信部正式發布《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再次提出要著重引導新型數據中心走高效、清潔、集約、循環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如何構建綠色低碳的新型數據中心,已經成為行業廣泛關注的話題。
世紀互聯始終堅持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在儲能技術、清潔能源以及能源互聯網等領域開展了積極的探索,并率先在業內實現了“數據中心+光伏+規模化儲能”的創新應用,為我國綠色數據中心的設計、建設和運營提供了有益借鑒。
世紀互聯新一代荷儲IDC
今年7月15日,世紀互聯新一代荷儲IDC項目在佛山智慧城市數據中心正式合閘,這是我國首個規模化新型儲能技術應用于數據中心的項目,也是世紀互聯集團聯合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共同發布“SPEAR”創新示范工程首個示范節點項目。目前,該儲能系統已經平穩運營兩個多月。該項目以數據中心為主要負荷對象,配備2MWh儲能容量作為“電力蓄水池”,輸出功率為1MW,完整的儲能系統由儲能集裝箱、PCS倉、環網柜組成,并與光伏發電系統在交流側耦合,并最終在數據中心10kV高壓側并網,使數據中心形成一個負荷可變、可調的復合體,并能根據電網需求、新能源發電需求,調整充放電策略。
除了踐行綠色低碳發展,世紀互聯佛山智慧城市數據中心的儲能系統也實現了經濟效益。
首先,該數據中心利用樓頂面積,安裝大規模的光伏太陽能裝置,光伏系統與儲能系統互聯,云主機,與市電共同為數據中心供電,預計每年可消納8萬度太陽能,以節約電費。
世紀互聯佛山智慧城市數據中心樓頂光伏板
其次,儲能系統積極參與電網的負荷側響應,一方面有利于幫助電網平滑風光等間歇性新能源,實現電網負荷曲線平衡,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另一方面,還有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比例。目前,該項目已配合電網需求側響應調度20多次,售電價格最高可達4.5元每度電,體現在電費賬單上為減免費用。
最后,儲能系統在電費低谷期充電、在電費高峰期放電,以此供給數據中心使用,提高了自充自用的經濟性。今年8月31日,廣東省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我省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提出10月1日起實施新的電價政策,并對高峰時段、低谷時段及尖峰電價做了明確規定。隨著峰谷電費價差的逐漸拉大,廣東省最高電價差已經超過了1.17元/度,這也打開了數據中心峰谷電費套利的空間。目前,該儲能系統充放頻率約為每天兩充兩放,可根據電價政策隨時調整充放策略,結合負荷側響應收益,簡單測算,每年帶來的收益約為百萬級。
世紀互聯新一代荷儲IDC項目,充分驗證了數據中心+儲能+光伏以提高綠電占比、新能源消納的可行性。憑借在低碳節能技術與方案等方面的優秀表現,世紀互聯佛山智慧城市數據中心在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共同發布的2021年數據中心低碳等級評估中脫穎而出,獲評“碳減排數據中心創新者”。
談及世紀互聯在“碳中和”方面的整體路線圖,世紀互聯高級副總裁朱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數據中心‘碳中和’的實現,一方面需要提高能源利用率,另一方面需要提高電力中的綠電占比。在順利交付首個新儲能試點項目后,世紀互聯將在更多的數據中心中推廣該技術,每個數據中心園區形成能源自治域powerAS,讓能源交換調度更加便利,同時結合綠電交易、新能源消納、多重組合拳,最終實現‘碳中和’”。
世紀互聯高級副總裁朱華接受媒體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