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DC圈12月26日報道,12月20-22日,第十一屆中國IDC財富年度大典(IDCC2016)在北京國度集會會議中心謹慎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較成長與政策論壇、數據中心同盟指導,中國IDC財富年度大典組委會主辦,中國IDC圈承辦,并受到諸多媒體的大力大舉支持。
中國IDC財富年度大典作為海內云計較和數據中心規模局限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符號性盛會,之前已樂成舉行過十屆,在本屆大會無論是規格照舊局限都"更上一層樓",引來現場人員爆滿,影響力全面包圍數據中心、互聯網、云計較、大數據等多個規模。
會上,首都在線CPO/副總裁 鄭義出席本次大會并為當天的IDC上市企業大會做 《IDC企業轉型云計較的履歷分享》主題演講。
首都在線CPO/副總裁 鄭義
以下是演講實錄:
鄭義:各人好,很是興奮在這里跟各人分享首都在線在IDC轉型云計較的履歷分享。首都在線是一家很老的IDC廠商,本日來的有許多老手,我們做撥號上網的年月開始就做IDC,其時IDC還沒有成型,我們有一大棒撥號上網的用戶用我們的網絡,我們本身有一個機房就開始幫著一些很老的客戶,我們還擁有那些客戶做網絡托管。到此刻為止我們有十八年的數據中心和網絡運營履歷,也很幸成為了中國第一批開始轉型做云計較的處事商,較量自滿的說,本日轉型的IDC只有我們還算是轉過來了。
我們說說此刻的后果。在這幾年的云計較進程傍邊,我們已經很自滿地說在中國有高出四十家中國互聯網前一百強企業用我們的云計較平臺,這也是我們這幾年云計較摸索進程中,對平臺和公司處事的必定。
國際化的云計較是我們在2013年開始做的,在2013年的時候抉擇除了在中國以外,我們照舊但愿能把整個的處事范疇和包圍范疇做得更廣,在那樣的節點上,我們走出了國門,這兩三年我們猖獗地在海外建云計較平臺,到本日為止我們已經有14個云計較平臺。我們所有的平臺全部有內網,我們叫內網互聯。
做到去年,我們在全球的包圍做到這樣的環境,這是我們網站上的圖,這內里的線全部是由獨立的光纖來做的互聯,這是我們這幾年打造的很是重要的平臺特性,首都在線這個平臺叫GIC,我們的平臺重點就是在全球互聯,用戶一個帳號可以在我們全球所有的平臺上開處事,這些處事可以任意上線、下線,我們還提供免費的專線,我們一直在免費地提供國際的專線。顛末這一年多,也有許多客戶用我們的網絡提供跨地域的數據處事,包羅著名的電商、游戲、平臺、手機制造商。
我們來看一下全球內網互聯。我們在推這樣的業務模式,可能在我們平臺上有一個很是好的業務模式。各人可以看到,你有一個主機,主機在我們的數據中心下搭內網,你的主機可以在差異的數據中心之間用我們的GPN,通過二層的網絡連起來,在這樣的架構上面,提供應各人的想象空間很是多。我們看到許多的直播用戶、視頻用戶、電視臺,在我們的平臺上面做了很是好的應用。看一下我們網絡特性,第一個就是我們的GPN處事提供全球的內網,我們全球的公網提供的也長短常有符號性的參數,我們全球一張BGP網,在IDC行業獨一做到了,全球運行的一張大的BGP網絡,此刻已經有2300多條BCP跟全球所有的落地運營商和所有的這些大的內容提供商在63199做直接的直連。我們本年做宣布會的時候還發布別的一個數據,我們的63199這個ASN號緊隨中國電信之后的中國屬性的ASN號,我們在全球的互聯本領高出了中國聯通這樣的企業。
中國客戶還沒有V6,在中國落地沒有意義。在外洋所有的平臺、產物對付客戶來說都可以雙棧運行。同行也知道,蘋果此刻對付許多的APP,強制要求V6,所以在這樣的V6這件事,我們照舊走的較量前面。AS-Path3.7,是較量現實網絡質量的數據。電信在3.84閣下,我們比它稍微好一點。這個說出來了我們網絡在海外從用戶的數據到用戶數據需要網絡的房間中間顛末的網絡長短常小的,我們大部門網絡不需要顛末第三方可以直連,這是我們整個網絡的特點。
我們是在做殽雜云的辦理方案,有了這張網絡今后,我們除了做云,我們還可以或許輔佐客戶在殽雜云上面做很是多的業務實際應用。在這張圖可以看到IDC和云主機的殽雜,我們是在業界最早提出個觀念,我們最開始做云,客戶都是從最開始托管機柜逐步的移一些業務到云上,在誰人時候我們叫虛實團結,最后叫殽雜云。我們叫虛實團結的時候就已經在做這樣的實驗。當我們擁有這張網今后,我們幫客戶連亞馬遜、微軟,做到云與云的整合,我們也都在幫我們的客戶做云與物理機之間的殽雜。我們的偏向是背靠IDC的配景,在接下來的幾年把殽雜云這件事做到極致。我們做了這幾年的云,此刻的一個定論說云不能滿意客戶所有的業務需求,實際的環境在我們的網里邊,有一些很是大的客戶、電商,大概一年好幾百億,這種電商會用云,會大量回收我們的云,雙十一、雙十二,業界以外的人都不敢想象它能用到幾多云,可是保存必然的物理資源對他本身的業務陳設,照舊整體的安詳性都是很需要。如何做好殽雜云這件事對付本日在市場上所有的云計較提供商都是一個很是大的課題。我們一直也在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