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億千瓦方針只是下限
《可再生能源成長“十三五”籌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光伏裝機到達1.05億千瓦,即年均新增裝機1200萬千瓦以上。而2016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3454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已達7742萬千瓦。這是否意味著將來四年我國光伏成長將有所放緩呢?
對此,邢翼騰在上述研討會中暗示,1.05億千瓦并不是一個約束性的指標,也并非上限,而是下限。“這指標是按照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到達15%倒推出來的一個指標,即至少要到達1.05億千瓦才氣夠實現適才說的方針。”邢翼騰稱。
2)如何界定屋頂漫衍式光伏?
邢翼騰暗示,劈頭思量只有建樹用地上的屋頂漫衍式,才氣算是真正的屋頂漫衍式。能源局將來大概對屋頂漫衍式的電壓品級和容量品級舉辦類型。
3)為什么漫衍式光伏不發綠證?
發改委、財務部、能源局于2月3日連系宣布《關于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生意業務制度的通知》,成立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自愿認購體系。可是試行綠證制度的規模中不包羅漫衍式光伏發電,這是否意味著國度對付漫衍式光伏不足重視呢?
邢翼騰暗示,不發綠證恰恰浮現了國度對付漫衍式光伏的重點支持。綠證制度是為了辦理可再生能源津貼缺口的問題,可是國度優先津貼漫衍式光伏,使其不存在津貼延遲的問題,因此不需要發綠證。
4)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難度很大
津貼延遲是制約我國光伏行業成長的一浩劫題。憑據現行劃定,我國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實行標桿電價,高于內地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的部門,通過在全國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來辦理。今朝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尺度為1.9分錢/千瓦時,隨電費收取,香港網存空間 北京主機,對住民糊口及農業出產用電不予征收。可是1.9分錢/千瓦時的征收尺度無法包圍津貼需求,今朝可再生能源津貼存在嚴重缺口。有專家發起上調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以緩解津貼缺口的問題。
邢翼騰暗示,因為“十三五”期間我國實體經濟整體照舊較量堅苦,經濟下行壓力較量大,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的難度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