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內互聯網公司在做出海的事情,既然是互聯網公司,那么海外網絡規劃自然是一大重點。曾經流行的段子說互聯網有兩個,一個是全球互聯網,一個是中國互聯網。無論國內國外,費心做了選擇,合同簽了,款也付了,服務也上架了,結果發現體驗遠不如預期,用戶天天投訴慢慢慢,錢其實是小事,重新評估和再次遷移業務可是很麻煩麻煩的。
那么既然是網絡地理知識,我們分開從兩個角度說。還有一個限定,就是這里說的數據中心應該是指可以面向全球化服務的數據中心,如果是個面向本地的數據中心,估計在運營商的機房里辟塊地方就夠了。大可不必拿來討論。
先說地理位置:
既然是談數據中心,地理位置一定是個重點,那么大家都大概率的知道數據中心的選址要地理位置盡量遠離地震帶,溫度適宜,PUE 越低越好,電費也是越便宜越好。但是因為數據中心理論上算是個數字房地產項目,所以不太可能離城市太遠,不然運輸和單位建造成本會很高,數據中心規模又不能太小,你都面向全球了,至少幾千個機架起吧。交通方面也需要盡量便利,你運臺服務器過去,國內都要兩個禮拜,大家就都跪哭了。還有就是方便接入到足夠多的運營商網絡,盡力覆蓋全國包括跨境流量,所以海邊的城市會有便宜可占。最后一項,數據中心需要足夠能力的人來運營,你弄個山溝溝,誰愿意去呢?
還是先說結論,一般來說,國家的首都和第二大城市,其次包括人口密集的城市比如區域的中心城市,都會是建設數據中心的首選位置。
我們假設我們是一個全球化的大型互聯網公司,要建設自己的 CDN 網絡,不差錢(但還沒有錢到自己建設數據中心),只想提供最好的網絡體驗給用戶,那么我們會在哪里選擇數據中心呢?我們總結了國內外的各種 CDN 廠商的數據中心位置情況,大體總結如下。
先看看中國內地的情況:
運營商的三大網絡出口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應該是首選。
幾億人的規模,估計要做省級覆蓋。那么每個省的省會是首選,是否有其它城市可選擇會隨著本地用戶數量以及網絡發達程度密切相關,還有一個特殊情況。比如山東青島、江蘇無錫,廣東特殊一點,至少東莞、深圳都可以入選。西部就會比較弱,一般就只剩省會了。
當然,國內有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因為 CDN 在國內早已經進入紅海階段,所以各大 CDN 公司的數據中心選址都在從大城市往二線甚至更低的城市數據中心遷移,因為帶寬成本便宜,這會導致省內網絡流量不均衡,但是其實從體驗上講不如放在省會城市更好的,不過價格戰勝了一切。
可能有人會說中衛,中衛應該說是沒有更好選擇下的最好選擇了。也許很多公司會把災備和數據存儲放在那里,但未必是主力機房。而且中衛不是為全球準備的,是為中國準備的。包括蘋果的國內數據中心也是如此。這個話題以后有機會再說。
那么看看去掉中國內地的亞太地區的選擇:
香港、新加坡是亞洲核心,如果我只能選擇兩個,我會選擇他們。
韓國:首爾。
印度:最好是德里/新德里、孟買、金奈、班加羅爾等幾個城市一起上。
臺灣:首選臺北市,用戶足夠多再來一個高雄市。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越南:胡志明市、河內
泰國:曼谷
馬來西亞:吉隆坡
菲律賓:馬尼拉
以上基本按照各自國家擁有的 IP 數量排序。
澳大利亞:五大護法,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阿德萊德和珀斯。
新西蘭:奧克蘭。
中東部分選擇比較少,首選阿聯酋的迪拜和以色列的特拉維夫。
說說北美地區:
美國的選擇很多,但是通常來說是分為幾個區域:
西部: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圣地亞哥、灣區(舊金山到圣何塞之間)和華盛頓州西雅圖和俄勒岡州波特蘭,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猶他州的鹽湖城、科羅拉多州的丹佛。
中部: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休斯頓、奧斯汀、圣安東尼奧,堪薩斯州和密蘇里州各有一個堪薩斯城。
北部地區: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密歇根州的底特律、 印第安納州的印第安納波利斯 .
南部地區:喬治亞州亞特蘭大,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
東部地區: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華盛頓特區,弗吉尼亞州的阿什本/赫恩登/雷斯頓等貼近華盛頓特區的地區,紐約州紐約市,新澤西州的皮斯卡特維、紐瓦克、錫考克斯等貼近紐約市的地區,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