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ckalytics發現,Kubernetes在一個公司提交的代碼數量上落后于另一個谷歌支持的項目。GRPC是一個開源框架,旨在使客戶端和服務器應用程序能夠“透明地”通信,其目標是使開發人員更容易構建“連接的系統”。
Mirantis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營銷官Boris Renski表示:“許多人會認為,谷歌之所以能主導CNCF的代碼貢獻,是因為它在Kubernetes方面的成績,VPS,但Stackalytics的統計數據顯示,事實并非如此。”
VMware最近收購了Heptio,這家初創公司是由谷歌的前工程師們創建的,Kubernetes就是他們創建的。在此次代碼調查中,VMware的排名僅次于谷歌、IBM和華為。
對開源云代碼的調查還發現了另一個令人驚訝的趨勢:一家主要的中國技術供應商是開源開發的最大貢獻者之一。在過去至少6個月里,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已成為CNCF開源代碼的第四大貢獻者。去年4月17日,華為云就創立了亞洲歷史,成為首家入選CNCF技術監督委員會的亞洲企業。
【中國IDC圈編譯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此外,華為還一直在Linux基金會會議等開源活動上穩步建立自己的影響力,以宣傳其對開源軟件開發日益增長的承諾。
即使減去與廣受歡迎的開源容器應用Kubernetes相關的代碼貢獻,谷歌仍然是迄今為止最大的CNCF貢獻者。開源專家紅帽公司以7.4%的比例遠遠落后。
事實上,就貢獻的代碼而言,云主機,Kubernetes并不是基金會最大的項目。
調查還發現,云原生項目往往由單個成員公司驅動。例如,為公證提交的代碼有61%來自應用程序容器專家Docker。公證是一種通過允許用戶驗證內容來保護互聯網數據安全的信任框架。
中國IDC圈訊 根據對云原生云計算基金會CNCF贊助項目的代碼貢獻度的掃描統計,到目前為止,谷歌仍然是所有項目中最大的代碼貢獻者。通過使用一種叫做Stackalytics的工具,開源基礎設施供應商Mirantis進行的調查發現,谷歌在提交給CNCF項目的代碼中占52.9%。
Kubernetes誕生于谷歌,隨后谷歌選擇將其開源。2015年谷歌與Linux基金會共同發起成立了云原生云計算基金會CNCF,希望與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把控Kubernetes的未來,其社區成員包括全球6大公有云提供商和許多領先的私有云廠商,比如谷歌、微軟、IBM、阿里、騰訊、華為等知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