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高通一直是歐盟委員會關注的焦點。當時,高通被指控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進行掠奪性定價,目的是迫使英國手機軟件制造商Icera退出市場(這家公司隨后被芯片廠商英偉達收購)。
早前,美國高通公司遭到了歐盟委員會的反壟斷調查,并且遭到了十億歐元的巨額罰單,不過據外媒最新消息,這一反壟斷調查并未完全畫上句號,VPS,周二,高通在一場曠日持久的反壟斷案中又輸掉了一場法庭訴訟,法庭要求高通向歐盟監管機構提供更多的運營數據。
在過去多年中,高通公司在全球多地遭到了反壟斷調查,比如歐盟、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等,監管機構認為高通在專利授權方面存在壟斷市場行為,要求降低專利費或者進行調整,高通也遭到了多次罰款,罰款總金額大約為四十億美元。
去年,歐盟委員會對高通(Qualcomm)罰款9.97億歐元,主要原因是該公司向iPhone制造商蘋果支付款項,讓其只使用高通的芯片,此舉是為了阻止英特爾等競爭對手獲得發展機會。
據國外媒體報道,此前歐盟委員會已經宣布,如果高通拒絕提供數據,則每天將會遭到一筆罰款,高通后來提供了一些數據。不過,總部位于盧森堡的上述普通法院在周二的裁決,將加強歐盟委員會在未來類似案件中的影響力。
自2015年以來,高通一直是歐盟委員會關注的焦點。當時,高通被指控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進行掠奪性定價,目的是迫使英國手機軟件制造商Icera退出市場(這家公司隨后被芯片廠商英偉達收購)。
作為反壟斷調查的一部分,免備案主機,歐盟委員會于2017年1月告知高通提供更多信息。
高通公司回應說,歐盟這一請求超出了反壟斷調查的范圍,并將其冤情起訴到了盧森堡的一家法院。
然而,在等待法庭判決的同時,高通同意了歐盟提供信息的要求,目的是為了避免因反應遲緩而每日繳納58萬歐元(相當于65.5萬美元)的罰款。
周二,盧森堡法院駁回了高通的訴訟。
法官們說:“法院認為,在2015年9月3日的情況介紹會上和2016年11月10日的聽證會上,高通公司反對聲明中界定的歐盟委員會調查范圍沒有擴大。”
法官們表示,高通未能證明歐盟委員會所要求的數據超出了調查所需的范圍。
高通公司在全世界的反壟斷風波,仍然沒有結束。眾所周知的是,蘋果和高通之間發生了訴訟大戰,兩家公司在多個國家地區相互起訴,許多訴訟中互有勝負,目前雙方也沒有進行和解的跡象。而蘋果對于高通的一些指控類似于多國政府對于高通的反壟斷調查,這一現象有助于蘋果。
在美國本土,美國政府下屬的公平貿易委員會也對高通展開了反壟斷調查和訴訟,該機構認為高通利用在通信芯片和通信專利授權方面的優勢地位,實施了不公平競爭行為。
三月份據外媒報道,美國政府下屬多個部門和公平貿易委員會進行了溝通,希望能夠和解和高通之間的訴訟,認為長期下去將會影響到高通的技術研發能力,進而影響到美國的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