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在中國電子學會主辦、超融合產業聯盟協辦的“第二屆超融合產業聯盟論壇暨云計算大會超融合分論壇”上,聯想超融合總裁朱策公布了20家新成員名單,進一步印證了會上聯想超融合首席架構師的預言,超融合是IT基礎架構的未來,IT基礎設施領域真要變天了。而超融合聯盟的成功發展,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聯想出色完成了理事長單位的職責。
一份驚人的行業名單
在這份聯盟成員名單中,有成立多年轉型超融合業務的軟件公司,也有專攻超融合業務的新興公司;有實施案例眾多在業界深有影響的大型企業如浪潮,也有突出某一行業應用優勢的后起之秀如疊云。有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也有協助超融合廠商解決特定難題的技術公司。總之,20家新成員包括了完整的產業生態。
該名單在國家會議中心一經發布,立通過社交媒體在CTO群體內產生了震動。一個在國內發展不足3年的行業、一個成立2年不到的行業聯盟,幾乎一夜間成長為一股不容外界忽視的產業力量。不禁讓人想進一步探究原因。
超融合是IT基礎施設變革趨勢
“互聯網+”時代,IT架構對企業提升運營效率和創造商業價值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超融合,新加坡主機 免備案服務器,是利用分布式存儲和計算虛擬化技術整合服務器集群、對外提供計算、存儲和網絡等資源的IT基礎架構。站在IT基礎變革的潮頭,勃發的超融合產業需要一個健康的行業組織方式,吉隆坡服務器 大馬伺服器,以推進超融合市場的發展和成熟,引領互聯網時代IT架構的革新。
站在浪潮之巔,超融合產業聯盟自然得到了發展的勢能。正如聯想超融合首席架構師高忠濤在會上演講所言:“通過對用戶的大量走訪,我們發現不管是信息化剛起步的,還是信息化已經比較成熟的單位,都面臨傳統的傳統架構厚重、運維成本高、一次性投入大、性能永遠和期望值存在差距等四大問題。正是因為這些問題,也推動IT基礎設施不斷地變化。第一階段是1966年前后的‘煙囪式’架構,第二階段是2006年的虛擬化。每隔十年基礎設施就會發生一次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是一種突變,2016年我們已經迎來IT基礎設施變革的第三個階段——超融合技術。”
聯盟組織工作穩健成助力
圖為6月13日超融合聯盟新成員全體合影
2016年1月在中國電子學會的指導下,聯想、新華三、SMARTX、華云網際等7家國內外超融合領域的領導企業共同發起成立“超融合產業聯盟”,標志著中國“IT超融合元年”的開啟。同年5月在中國電子學會主辦的第八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上,聯盟成員推選聯想作為第一屆理事長單位。超融合產業聯盟的成立,推動整個超融合領域的技術創新,從而帶動云計算產業的發展,特別是自主、核心、云計算產業發展。
在擔任第一屆理事長單位的一年時間里,聯想超融合以實際業務出發,組織多次行業研討會,聯合理事單位共同進行渠道培訓、客戶培訓。并借助多種形式,將自己在產品研發、行業案例方面的經驗進行總結分享。不僅促進了聯盟成員間的溝通協助,也將影響力覆蓋到行業外。
而這一年,也正是超融合在中國生根發芽的一年,整體客戶數、行業產值都進一步擴大。來自IDC的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超融合市場的容量大約為6360萬美元,預計這個數字在2019年將會實現近10倍的增長,達到5.47億美元。
6月13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聯想超融合同時卸任了理事長單位的職責。未來將把更多精力用在滿足客戶需求,提升技術實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