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4家副理事長、32家理事單位及69家普通單位
5月31日,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AIIA)在京召開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司副司長孫偉、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王衛明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央網信辦處長廖毅敏、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純、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蒲慕明、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浩、IEEE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鐘義信,以及來自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理事會、專家委成員單位的嘉賓和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主持。
孫偉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度重視人工智能,聯合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制定了《“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組織實施了一批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重大工程,推動成立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聯盟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在支撐政府工作、推動產業發展、集聚產業力量方面展開積極行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聯盟規模不斷擴大,組織架構不斷完善,關鍵領域研究全面推動,標準制定等工作穩步開展,已成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力量。
對于聯盟的未來發展,孫偉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一是聚焦產業創新,瞄準世界前沿,圍繞重點領域開展前沿研究,引導自主核心技術突破,不斷提升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加快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引導行業健康發展,搶占未來科技競爭制高點;二是聚焦融合對接,以國家政策為導向,以市場為驅動,以企業為主體,增強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國際競爭力,充分發揮聯盟的橋梁作用;三是聚焦協同發展,匯聚各方優勢資源,深化核心技術的行業應用、標準制定,支撐產業供需對接,全力營造行業發展的有利環境。
王衛明表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為了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工信部于去年12月發布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主線,從務實推動產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對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相關任務進行了細化和落實,明確了培育智能化產品、夯實核心基礎、深化發展智能制造、構建支撐體系這個四個方面重點任務,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的突破發展。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成立以來,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共同指導下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協辦了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人工智能論壇和智慧公安協同創新論壇,主辦了AIIA杯人工智能巡回賽,發布了由基礎軟硬件、服務平臺、基礎應用、智能產品應用和服務組成的評估體系,制定了人工智能產品、智能音響等評估標準。面向未來,王司長提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要進一步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統籌布局,抓住發展機遇;二是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三是共建平臺,充分發揮聯盟的作用,域名注冊,引導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推動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副秘書長張雪麗在會上介紹了AIIA近期工作、2018年工作計劃以及《聯盟會員管理辦法》,同時宣讀了新增副理事長單位、理事單位以及普通會員單位名單。
作為本次會議的重要議程,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理事單位對新增副理事長單位、理事單位、普通會員單位進行了投票表決,最終14家單位新增為AIIA副理事長單位,32家單位新增為理事單位,69家普通單位(詳細名單請見附件)。
會上,鄭南寧介紹了聯盟“AI計算架構及芯片推進組”的主要職責、架構以及工作目標。推進組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導向,以市場為驅動,以企業為主體,加強與國外相關機構的緊密合作,搭建產學研用合作平臺,推廣聯盟認可的AI芯片能力認證和資質認證體系及標準。下一步,推進組將在AI芯片基準評估評測、能力和資質認證、共識性工作推動方面開展相關工作,搭建芯片企業與應用公司交流平臺,加快促進工具、平臺、算法、芯片、應用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