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使得企業IT系統變得至關重要,directadmin授權,支撐IT的數據中心也因此成為企業的關鍵基礎設施。
在數據中心云化的同時,5G的出現使得邊緣計算逐步興起,傳統、云、邊緣三種不同場景的數據中心同時并存。
如何為不同類型的數據中心提供一致的保護,就此成為企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在最近的2019維諦技術峰會上,維諦技術(Vertiv)大中華區總裁祝金程表示,作為數據中心關鍵基礎設施提供商,維諦技術(Vertiv)正在聚焦客戶核心業務,為其提供全行業場景的關鍵業務應用。
維諦技術(Vertiv)大中華區總裁 祝金程
邊緣計算催生“數據中心群落”
維諦技術(Vertiv)的前身是艾默生網絡能源,2016年更名為維諦技術(Vertiv)。在過去的幾年里,通過一系列兼并收購,維諦技術(Vertiv)的產品和服務變得更加完善,從一家關鍵基礎設施技術及產品提供商轉變為“數字世界的專業架構師”。
由此,維諦技術(Vertiv)對數據中心這一快速發展的市場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維諦技術(Vertiv)大中華區市場營銷與產品應用部副總裁田軍認為,過去集中建設的數據中心,正在逐步轉變成為分散式建設的“數據中心群落”。
過去,數據中心包括私有云、公有云和第三方托管(COLO)三種形態,都屬于集中式部署,如今則出現了邊緣數據中心和HPC高性能計算數據中心的新形態,使得數據中心變得分散了。
導致這一轉變的基本原因是邊緣計算的崛起。田軍所列舉的20多個邊緣計算的應用場景,可以說已經滲透到了各個行業。與邊緣計算崛起相對應,維諦技術(Vertiv)的調查顯示,計算對于云端的依賴程度在下降,雖然計算需求本身在持續增長。5G技術的普及是這一現象出現的首要驅動因素,當然其他新技術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VR/AR、物聯網、人工智能等。
在維諦技術(Vertiv)看來,邊緣計算主要有四大典型應用場景。一是數據密集型應用,比如高清內容分發、虛擬現實等;二是體驗時延敏感型應用,比如實時語音翻譯、智慧零售等;三是機器時延敏感型應用,比如智慧安防、智能電網、智能制造等;四是生命保障型應用,比如無人駕駛、智慧醫療等。
維諦技術(Vertiv)大中華區市場營銷與產品應用部副總裁 田軍
邊云協同下的最佳顆粒度
邊云協同,是當下數據中心領域最重要的發展趨勢:在云端部署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在本地部署小型數據中心,在網絡邊緣部署微型數據中心。其中在遠端部署云端數據中心,可以降低成本;而在用戶端部署邊緣數據中心,則可以處理低時延業務。
邊云協同,意味著從云到本地再到邊緣的數據中心,都能夠快速部署、協同工作,滿足用戶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實時響應要求。
針對數據中心的未來發展,站群服務器,維諦技術(Vertiv)發布了六大應用趨勢:預制式/模塊化、柜內循環制冷、模組化供配電、鋰電、邊緣驅動的融合架構和AI/機器學習。簡單來講,可以歸結為模塊化、預制化和智能化三大新特點。
其中,模塊化是通過功能單元的標準化,實現數據中心的快速建設;預制化,是通過工程產品化,實現設備與工程現場解耦,做到快速部署;智能化,則是通過統一集中監控,實時掌握系統運行狀況。
在這樣的設計理念下,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三大模塊:供電模塊、IT模塊和制冷模塊完全相互獨立,而通過標準化接口實現連接。
對于供電系統而言,找到最佳顆粒度就變得至關重要。最佳顆粒度其實就是在可靠性與可維護性之間找到平衡與統一。
通過切身實踐,維諦技術(Vertiv)將供電系統的顆粒度確定為400千瓦,明顯超出了市場上的其他廠商。維諦技術(Vertiv)還推出了基于工廠預制、系統聯調的APT全功率鏈電力模組方案,具有系統設計快、現場部署快的優點,引領了數據中心供配電系統建設的嶄新潮流。
除了供電管理,維諦技術(Vertiv)在其他方面也針對邊云協同提供了獨特優勢。比如在IT管理上,其帶外管理解決方案可以完美應對數據中心IT設備遠程管控及IT配電管理,在諸多邊緣管理層面也有出色的表現。
維諦技術(Vertiv)大中華區銷售部副總裁 崔益彬
應用場景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