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中國戰略的深化,人們生產生活對數據運算和分析的依賴程度空前高漲。如果再考慮到5G和邊緣計算的落地,未來數據量將以井噴式爆發。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其基礎設施的數據中心建設,也必將迎來新的高潮。據科智咨詢發布的《2018-2019年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IDC業務市場總規模達約1228億元,同比增長約29.8%,較2017年增長超過280億元,云服務器租用,這種高增態勢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繼續。
不過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數據中心規模的擴張,除了對數字經濟產生巨大貢獻,其能源消耗也將水漲船高。目前,全國各類數據中心全年耗電量已超過1200億千瓦時,約占我國社會總用電量的2%。這一數值甚至超過了三峽電站的年發電量。除了數據中心數量快速增長帶動能源消耗激增外,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還在于,很多老舊數據中心在設計建設初期缺乏規劃,而后期運維也是雜亂無章。
模塊化和智能運維將成趨勢,數據中心建設應未雨綢繆
數據中心建設涉及選址規劃,結構設計,網絡電源穩定以及后期運維等諸多方面。許多早期建設的數據中心由于重視不夠,在運營幾年之后,問題逐漸顯露。比如,一些老舊數據中心機房安全性等級低,沒有機柜電流監測和報警,經常會出現掉電,不得不通過空置機位的辦法來解決。這樣不僅機柜利用率不足,也會造成電源利用率下降等問題。還有一些數據中心,由于建設初期沒有合理的規劃,導致交付以后不能滿足需求或者事故頻出。
對于數據中心需求方而言,在規劃建設之初,就必須要有完善的規劃。科華恒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林清民認為,隨著未來能夠快速交付的模塊化數據中心和智能巡檢技術逐漸成為趨勢,數據中心應用場景更為廣泛,需求方應該未雨綢繆,特別是在規劃設計、建設部署、后期智能運維三個階段要下足功夫。
科華恒盛作為國內領先的云基礎服務、高端電源、新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產品方案已成熟應用于金融、政府、云計算數據中心、交通、工業以及新能源等行業。其業務表現在云計算數據中心尤為突出,作為業界領先的高安全云基礎服務提供商,科華恒盛可有力承接超大型、大型、中小型規模的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和全生命周期整體解決方案。
科華恒盛已積累十余年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運維經驗,可為客戶提供包括數據中心咨詢規劃、產品方案、工程建設、集成管理、運維管理、IDC運營和增值業務在內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從前期規劃設計、中期工程建設到后期運維管理全方位地為IDC企業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針對不同規模和類型的客戶,科華恒盛也可根據行業應用需求提供與其相適應的解決方案。
品質過硬是云基礎服務提供商的生存之道
隨著5G和邊緣計算等新興概念的落地和普及,未來中國的數據中心市場將掀起更大的建設浪潮。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需求方來說,如何選擇合適的服務提供商來完成諸如數據中心此類重資產的建設及后期運維,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一座數據中心的建設資金投入巨大,工期冗長。只有前期縝密的規劃設計施工,加上后期完善的運維體系才能保證其在長達十年的生命周期中穩定運行。林清民認為,數據中心的規劃設計、產品方案以及工程建設,最終要為運維服務。
那么,如何才能為客戶提供高可用、高質量的數據中心服務,滿足用戶全方位的需求?林清民表示,針對目前中國IDC市場的發展趨勢,科華恒盛始終關注著客戶需求及行業技術發展趨勢,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及產品服務質量,積極響應客戶需求,提供快速交付、模塊化等產品服務,另外根據不同需求為客戶量身定制解決方案,目前已為國內眾多IDC行業客戶服務,助力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
以科華恒盛承接的中國移動上海公司臨港一期數據中心項目為例,該項目作為上海移動最大的IDC項目之一,在建設要求上具有建設周期短、技術難度高、必須快速交付等特點。科華恒盛通過詳盡的前期調研為客戶提供R18定制微模塊產品解決方案,快速交付并充分滿足客戶需求。
寶之云IDC也是科華恒盛在業內參與的比較成功的案例之一。作為目前國內一線城市最大單體IDC項目,科華恒盛為其定制高密度微模塊系統以及管控單元、框架組件單元等產品方案,滿足其個性化的創新需求及高標準技術指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