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是指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的總稱,通常所說的鋰電池是鋰離子電池,其特點是不含有金屬態的鋰,支持反復充放電使用。
從 1991 年 SONY 公司推出第一只商用鋰離子電池, 到 2009 年華為在通信基站大規模使用鋰電,再到2016 年電動車(鋰電)市場爆發,目前,全球前十鋰電廠商的動力電池銷量接近 90GWh。
而隨著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的持續提升、成本的持續降低,鋰電在通信領域、電力領域、動力汽車領域、數據中心等領域的需求越來越大,鋰電正在向著成為新一代主流能源的方向穩步邁進。
為什么要用鋰電?
鉛酸電池在通信行業領域數十年來長期占主導地位。但鉛酸電池循環壽命短、占地大、對機房承重要求高,生產制程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各國的鉛酸電池發展都趨于萎縮,中國鐵塔已經明確不再招標鉛酸電池。而鋰電池天然具有能量密度高、占地小、長循環壽命等鉛酸不具備的優勢。伴隨著鉛酸電池市場占有率快速下降,鋰電池在全球的應用急劇增加,其中 5G 站點幾乎全部被鋰電池覆蓋,數據中心的鋰電應用在國外一些大型的 ISP 客戶也在開始規模使用。可以預測未來 3~5 年時間,鋰電池市場份額將接近或超過鉛酸電池,鋰電池未來占據市場主導已經是各領域的共識。
電池技術路線趨勢
3C類:鈷酸鋰提升充電電壓上限,持續提升能量密度;預計2025年后,全固態電解質可進一步提升電壓,逐步逼近材料理論上限4.9V 動力:高端EV:三元(液態)提升Ni含量+充電電壓提升能量密度,Ni含量(811)和電壓(4.25)后能量密度提升不明顯;未來向固態預計2025年后全固態電解質商用,電壓可以進一步提升;中低端EV+大巴:轉向鐵鋰路線 循環儲能:磷酸鐵鋰:材料克容量(當前155mAh/g)已接近理論極限(172mAh/g),電壓提升已達到極限;主要向循環和安全特性演進;鈉離子電池是未來潛在選項:原材料廉價,復用鋰電產業鏈; 短時備電:磷酸鐵鋰,安全、壽命、性價比最優,向功率密度提升、安全等特性演進;未來預計為電池+電容等復合路線
圖1:電池發展技術路線
鋰電的基本參數
鋰電池基本參數概念
電池容量(Ah):在一定條件下(放電率、溫度、終止電壓等)電池放出的電量,通常以安培·小時為單位。
充放電倍率(C):充放電倍率 = 充放電電流 / 額定容量。
鋰電池工作原理介紹
鋰離子電池一般是使用鋰合金金屬氧化物為正極材料、石墨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的電池。
正極材料:可選的正極材料很多,主流產品為磷酸鐵鋰和三元(鎳鈷錳或鎳鈷鋁)。
負極材料:多采用石墨。
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例:
正極反應:放電時鋰離子嵌入,充電時鋰離子脫嵌。
充電時:LiFePO4 → Li1-xFePO4 + xLi+ + xe-
放電時:Li1-xFePO4 + xLi+ + xe- → LiFePO4
負極反應:放電時鋰離子脫嵌,充電時鋰離子嵌入。
充電時:xLi+ + xe- + 6C → LixC6
放電時:LixC6 → xLi+ + xe- + 6C
鋰電池種類(一般按照正極材料分類)
鈷酸鋰(LCO)
錳酸鋰(LMO)
磷酸鐵鋰(LFP)
三元鋰(NCM)
數據中心推薦采用什么材質鋰電?
磷酸鐵鋰“Goodenough”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John B Goodenough,M.Stanley Whittingham 和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
尤其John Goodenough成為歷史上最高齡的諾獎得主,其一生對于鋰電池的探索尤為令人敬佩,磷酸鐵鋰(LFP)作為他的重要貢獻之一,磷酸鐵鋰也被認為是目前最安全,最環保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鋰電,尤其是磷酸鐵鋰在數據中心和通訊基站的應用,就如同老爺子的名字一樣,已經Goodenough了。
為什么推薦采用磷酸鐵鋰?
目前業界主流的鋰電分為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鈷酸鋰主要應用與手機電池行業;錳酸鋰主要應用于電動自行車行業;磷酸鐵鋰廣泛應用于大巴車 / 公交車儲能,儲能電站;三元鋰廣泛應用于家用車 / 出租車儲能,儲能電站行業。在數據中心場景目前普遍采用磷酸鐵鋰和三元鋰 2 種電芯,磷酸鐵鋰可靠性更高,三元鋰能量密度有優勢。
1、磷酸鐵鋰結構更穩定
圖2:不同鋰電電芯分子結構
來源:Soroosh Sharifi-Asl, et al., Oxygen Release Degradation in Li-Ion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s: Mechanisms and Mitigating Approaches. Adv. Energy Mater. 2019, 190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