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以令人艷羨的黑土地聞名于全國,而它的產業演進史更是我國經濟發展從農業時代邁向數字化時代的一個縮影。在“數字吉林”的建設過程中,鯤鵬計算產業將一直為吉林省的振興發展之路提供動力。
黑土地之于糧食生產就像基礎設施之于工業發展,可以說,沒有哪個地區比親歷新中國70年產業發展代際沿革的吉林對基礎設施建設的理解更通透。隨著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引領的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到來,為了抓住產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機遇,吉林省提出了旨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吉林”戰略舉措,以期通過深度融合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農業、服務業等實體經濟,促進數字經濟、數字政務、數字惠民、數字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的發展。
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新基建”就是為各行各業提供生長養料的黑土地,而“新基建”的快速落地則要依靠“新計算”這個活水源頭。在各行各業加速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今天,數據量呈現出爆炸式增長態勢,為了應付爆發的數據量,算力的增強必須跟上。新計算通過分布式計算提供實時數據分析,實現“數據在哪里,計算就在哪里”,讓數據、算法和算力這個數字經濟時代的鐵三角實時融合,從而為企業和組織的生產、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因此,作為數字經濟時代基礎設施的動能源頭,計算產業扮演著“發動機”的角色。
在“數字吉林”的建設過程中,鯤鵬計算產業就正扮演著這個角色,為吉林省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優勢充分釋放的振興發展之路提供動力。如果說數字吉林的建設是加快吉林發展轉型的重要抓手,那么吉林省計算產業的發展則為數字吉林的建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鯤鵬賦能吉林各行業數字化轉型
作為“數字吉林”建設的重要合作伙伴,華為從2018年5月起就深入參與到數字吉林的頂層設計和項目建設中來,包括與各地市進行戰略合作、與一汽共建高性能計算聯合創新實驗室,與省內高校開展戰略合作,幫助吉林省構建數字引擎大廈打牢地基。
“數字吉林”的重要硬件依托——“祥云”大數據平臺項目,即應用了基于鯤鵬架構的華為TaiShan服務器。在華為TaiShan服務器卓越的處理能力之下,“祥云”大數據平臺通過打通各委辦局的數據壁壘,真正讓企業和群眾網上辦事“一次認證、全省通行”;長春一汽通過在分布式存儲場景使用華為TaiShan服務器,使得系統存儲性能得到極大提升;而國網吉林電力選擇華為TaiShan服務器作為算力底座,既降低了采購成本,也獲得了可靠的算力。
去年年底,隨著吉林省鯤鵬計算產業聯盟正式成立,覆蓋了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生態構建、產業賦能等多個領域的鯤鵬計算產業生態在吉林全面落地。自此,吉林省開始加速鼓勵和推動省內企業與鯤鵬計算平臺適配對接,并基于鯤鵬計算平臺打造高價值、高性能的創新解決方案,建立上下游企業合作機制,構建技術使能平臺、商業使能平臺,構建鯤鵬計算生態產業鏈,進而推動吉林政務、金融及工業等重點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在建設鯤鵬產業計算生態的過程中,普惠金融服務的配套也成為了有力的助攻。吉林銀行為助力數字吉林建設,,針對科創類企業輕資產、缺少抵押、高成長性的特點,制定了一系列普惠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如“流動資金循環貸款”、“吉稅貸”、“小企業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這些普惠金融服務的對象覆蓋了吉林省鯤鵬計算產業生態中的眾多企業。
鯤鵬計算產業生態深入高校腹地
在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方面,華為以吉林大學為支點,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及鯤鵬計算產業生態領域聯合設計培養方案、培訓師資,為廣大師生提供安全可靠的技術生態教學和實訓平臺,創造了產學研融合新格局。
2019年12月,吉林大學與華為共同成立了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ICT學院)和鯤鵬實驗室。吉林大學鯤鵬實驗室由鯤鵬生態人才培養基地、鯤鵬計算產業適配中心和鯤鵬生態認證中心組成。依托鯤鵬計算產業生態、吉林大學高性能計算中心、大數據平臺等強力資源,歐洲服務器,吉林大學鯤鵬實驗室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優勢,形成技術創新、人才匯聚的平臺,從人才通路上為計算產業生態培育后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