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參與還是要看潛在投資方對業務互補性的評估,如果對業務補充不是很大的,那么不排除BATJ中的部分會放棄參與,”最近聯通集團人士表示,“這個事情上,資金不是關鍵,未來整合的預期才是,特別是在目前能看到的應用免流量等產品的合作上。”
中國聯通最終會吸納哪些互聯網巨頭作為股東這一懸念,正在被市場密切關注。
7月24日,中國聯通公告表示,控股股東聯通集團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稱混改)試點方案已于近日獲得發改委批復,但由于該事較為重大,包括投資者名單、定價、投資金額、所占股比等實施方案內容仍然需要按要求上報相關部委認可后實施。
此前市場傳聞稱,包括騰訊、阿里、百度、京東(下稱BATJ)等多個互聯網巨頭有望成為聯通混改的潛在投資方,且投資金額有望達800億元,但隨后中國聯通亦對此傳聞澄清稱,與投資者的談判尚未完成,也尚未簽署含約束力的框架協議等文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位接近中國聯通及相關潛在參與方人士處獲悉,混改方案將大概率涉及部分上述傳聞中的互聯網巨頭;不過在此輪混改中,各家巨頭更看重的仍然是其自身業務同聯通的整合、合作的銜接性,而并非純粹的財務投資,因此目前尚不排除BATJ中的部分巨頭有放棄參與的可能。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在用戶數據層面增長相對乏力的中國聯通目前也的確有著依靠注入互聯網基因來抬升其競爭力的戰略需求;而據記者發現,就在上述混改方案獲批前后,中國聯通與騰訊等互聯網企業在應用免流量等方面的合作已呈現出進一步深化的趨勢。
混改闖關進行時
作為首批參與混改試點的央企,中國聯通所醞釀的方案仍在闖關途中。
中國聯通表示,由于涉及混改相關的重大事項,此次A股公司的定增方案仍然需要上報相關部委并在獲得認可后實施。
據業內人士預測,在獲得發改委批復后,中國聯通或仍需面臨多家部委的溝通和批復。
“混改牽涉面相對較多,有產業、有國資,所以聯通的混改還要等待更多部委完成批復認可,”上海一家大型券商通信行業分析師表示,“不過可以預期,在宣布發改委完成批復后,后續的一系列節奏可能會有所提速。”
聯通本身也在為混改的闖關不斷努力。今年5月9日,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曾在股東大會上透露,中國聯通曾與10家部委就混改事宜進行溝通。
事實上,中國聯通也需要混改血液,來扭轉其在三大運營商競爭中仍然較為弱勢的角色。據7月19日中國聯通公布6月份運營數據顯示,其移動出賬用戶數量雖然在上半年保持了平穩增長,新加坡云主機 香港云主機,但整體增長數量僅為另外兩家運營商的30%;而在寬帶業務上,其表現的增長量則更為乏力。
對于中國聯通來說,通過引入資本來增強競爭力也仍然是核心訴求。去年11月,中國聯通副總經理姜正新曾表示,混改將重點選擇與中國聯通業務互補性強的合作伙伴,而“不是簡單地引進資本,更看重價值上、產業鏈上的互補,增強中國聯通整體競爭力”。
而據一位接近聯通集團人士透露,引入數百億的投資規模參與混改并非易事。
“數百億的投資量級不是一個小數,投資方就算再闊綽也會十分謹慎,而且參與混改也不是沒有風險的,”一位接近聯通集團人士透露,“目前的混改方案雖然還在走相應的程序,好在聯通還有幾個潛在合作方預期都還比較樂觀的。”
免流量導流:互補性測試?
BATJ是否均會參與,以及誰來參與,其結果無疑將成為此次混改同時滿足中國聯通及潛在投資方利益的終極表達。
7月24日,坊間傳聞BATJ共出資800億元參與聯通混改的傳聞一經放出,隨即被中國聯通所澄清。
“公司注意到有媒體就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中擬引入的投資者進行了相關報道,”中國聯通表示,“與潛在投資者的談判工作尚在進行中,公司既不知悉該等媒體報道的信息來源,也并未與任何潛在投資者簽署過具有約束力的框架協議、認購協議等法律文件。”
而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獲悉,雖然目前傳聞BATJ均將參與聯通混改,但不排除最終會有部分巨頭考慮到業務互補、整合性不足等因素從而放棄的可能。
在業內人士看來,BATJ對同聯通業務整合性的重視遠大于資本投入本身。
“是否參與還是要看潛在投資方對業務互補性的評估,如果對業務補充不是很大的,那么不排除BATJ中的部分會放棄參與,”上述接近聯通集團人士表示,“這個事情上,資金不是關鍵,未來整合的預期才是,特別是在目前能看到的應用免流量等產品的合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