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三國殺”
8月23日,中國電信發布了上半年財報,至此三大運營商的年中財報披露完畢。從財報可以看出,三大運營商都在通過價格戰拼搶流量市場,爭取更多用戶,這導致了單位流量的價格不斷降低,對于消費者這是好事。
當前,三大運營商移動用戶數量已達到13.66億戶,其中4G用戶達到8.85億戶,市場已趨于飽和,競爭更為激烈。在如此態勢下,聯通近日發布的混改方案仍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當互聯網巨頭入股運營商,未來會發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除了已經開展的流量卡合作之外,未來在大數據、物聯網領域值得期待,但融合之路必將漫長。
導讀
自2013年進入下滑通道之后,三大運營商首次集體實現收入、利潤雙增長,似乎重回向上通道。但事實上,從2016年底開始,三大運營商新一輪的價格戰已經正式啟動。
8月23日中午,中國電信發布2017年半年財報,主營業務收入1658.47億元,同比增長6.8%,凈利潤125.37億,同比增長7.4%.上半年,中國電信4G用戶數達到1.52億,寬帶用戶數達到1.28億。
至此,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2017年半年財報悉數出爐。根據此前財報數據,2017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主營業務收入3479.5億元,同比增長6.9%,凈利潤626.75億元,同比增長3.5%,4G用戶數達到5.94億戶。中國聯通港股財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1241.1億元,同比增長3.2%,凈利潤24.15億元,同比增長68.9%,4G用戶1.388億。
2017年上半年,三大運營商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79億元,同比增長6.7%;共創造利潤663億元,同比增長5%.需要指出,中國移動的收入占整體市場比例54.55%,但利潤貢獻占比高達94.47%.
自2013年進入下滑通道之后,三大運營商首次集體實現收入、利潤雙增長,似乎重回向上通道。但事實上,從2016年底開始,三大運營商新一輪的價格戰已經正式啟動。
中國聯通成價格殺手
2017上半年,中國總移動電話用戶數達到13.658億戶,中國移動在其中占比63.44%.在4G市場中,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4G用戶數分別達到1.52億、5.94億、1.388億戶。4G用戶總數8.848億戶,其中,中國移動占比67%.在4G時代,中國移動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不過,需要指出,這是中國移動的4G用戶占比首次跌破70%.經歷了接近兩年的激烈競爭之后,中國移動在4G市場的占比正在緩慢下滑。在2016上半年,中國移動以4.29億用戶,在總計7.24億的4G市場中占比72.5%,2016年底,這一比例為70.2%.
最主要的競爭來自一直以來“最弱勢”的中國聯通。2017上半年,中國聯通4G用戶同比增長91.7%,同期,電信、移動4G用戶同比增長率分別為68.7%、38.5%.
在2013年底4G牌照發放之后,中國聯通因戰略失誤開始進入下滑通道,用戶數、收入、利潤均呈下滑走勢。不過,2015年底,中國聯通新任董事長王曉初開始大幅調整中國聯通戰略,將網絡建設投資從3G全面轉向4G,開始迅速補齊4G基站數量。
2016年初,中國聯通全面啟動與中國電信的戰略合作,從網絡共建共享、推動終端“全網通”標準、合作創新等5個領域全面合作,聯合雙方力量與移動競爭。經過一年調整,電信、聯通二者的終端、基站網絡規模之和堪與中國移動持平,而全網通也成為國際標準,使得電信、聯通擺脫4G終端的短板,也引發了之后的“第二卡槽之戰”,二者能夠將中國移動手機用戶的第二卡槽發展成自己的新增用戶。
2016年底開始,中國聯通又陸續與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京東、新浪、工商銀行、餓了么、優酷、滴滴等金融、互聯網公司合作推出“定制手機卡”,此類業務以遠低于市場價格出售,且大多具備定向免流功能。以騰訊王卡為例,該卡月租9元,針對騰訊系應用免收流量費,其余流量按照2元/G收費。此類業務迅速搶占了三大運營商的新增市場。
據中國聯通公布,騰訊王卡在半年時間里貢獻超過2000萬新增用戶,同期,阿里巴巴合作手機卡貢獻用戶超過500萬。目前,中國聯通推出的此類定制卡已經上百種。多位聯通人士也告訴記者:“王卡成為新增用戶的主力,傳統渠道正在下滑,主要靠王卡支撐數據。”
不過,此類合作手機卡本質上是通過極低的資費吸引消費者,直接帶來的影響就是價格的迅速下滑。2017年上半年,中國聯通4G用戶ARPU(用戶每月消費額)值為66.5元,去年同期為81.3元。
而且,聯通流量單價也在迅速下滑。根據財報數據,2016年上半年,中國聯通用戶總計使用流量5952億MB,產生收入349.1億元,流量單價為58.65元/GB.但2017上半年,中國聯通用戶流量總計25333億MB,增長326%,創造收入429億元,收入增長22.9%,流量單價降至16.93元/GB,降幅71%.同時,中國聯通4G用戶人均流量也從1.2GB/月飆升至3.3GB/月。
全行業零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