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0月份開始,各國主要電信企業和多個標準建議方已陸續向相關國際標準組織提交了5G標準方案,各個國家均表示會遵循統一標準制定5G技術標準。根據相關國際標準組織工作安排,去年年底,上述提交的5G標準方案將凍結,經各方商議后,將在此基礎上制定首個5G國際標準,并將在今年6月正式公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5G網絡一旦正式商用,除了會使通信業進入新一輪發展期外,還將帶動多個規模萬億級別的新興產業。
目前,許多國家和地區對5G商用高度重視,美國、歐盟、韓國、日本、中國均計劃在2019年下半年展開5G網絡商用部署,2020年正式商用。隨著5G國際標準公布,全球5G產業競爭將日趨激烈。
多家市場機構預測,車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家居、無人機等典型的物聯網細分行業,在技術和應用層面上已相當成熟,但現有4G網絡的通訊能力大大限制了產業發展。隨著5G正式商用,網絡問題將迎刃而解,上述服務將順利應用,相關產業則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值得注意的是,計劃推出的5G標準將不再具有多個技術版本,而是形成統一融合的唯一標準。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介紹說,在2G、3G、4G時代,技術標準存在多個版本。例如,4G就有我國主導的TD-LTE和國外企業主導的FDD-LTE之分。但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5G將形成一個統一融合的單一標準。這意味著,如果我國提出的相關標準在整個5G標準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我國企業在5G領域的全球競爭力和市場份額就越大。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表示,5G國際標準首個版本出爐后,對我國的5G產業和信息產業發展將是一大利好。
據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博士王坦介紹,在移動通信的演進歷程中,亞洲服務器租用 歐洲服務器,我國不斷轉變角色,依次經歷了“2G跟蹤、3G追趕、4G同步”的各個階段。在5G時代,我國率先在亞太地區成立IMT-2020(5G)推進組,積極向國際電信聯盟等國際標準組織輸出觀點。
由于較早展開研發,并形成了廣泛的產業合作,目前國內的5G技術水平在多個領域和國外企業不相上下,甚至在一些關鍵技術上,還具有明顯優勢。而從此前國際組織的評估來看,我國也已具備了主導5G標準制定的能力。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高通公司等機構認為,5G國際標準出爐后,將為全球5G商用網絡建設掃清障礙。屆時,哪個國家能夠率先建成和商用高水平的5G商用網絡,哪個國家就有望在全球5G產業鏈中占據優勢。
在網絡部署和商用上,我國同樣高度重視。據工信部和三大運營商介紹,我國5G商用正在有序推進,技術研發試驗已正式進入第三階段,預計2018年底5G產業鏈主要環節基本達到預商用水平,站群服務器,并計劃于2019年啟動5G網絡建設,2020年正式商用5G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