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遭受美國商務部制裁而被舉國關注的中興通訊,歷經業務停擺和高層大換血的磨難之后,在8月底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并發布了2018年半年度報告。
雖然半年度報告顯示近三個月的業務停擺造成了中興通訊27%的營收下降和84億人民幣的虧損,但中興通訊同時發布了其第三季度將能夠實現盈利的業績預測。
新任董事長李自學和CEO徐子陽也在股東大會上向投資者表示:中興主營業務已經完全恢復、核心研發人才沒有流失、大部分國際運營商依然對中興保持信心和耐心,公司有信心通過聚焦主業、聚焦5G主航道而恢復快速發展。
新任管理層面向市場傳遞信心對于投資者而言非常寶貴,但要探究美國商務部制裁事件帶給中興通訊的傷害究竟有多重、對其業務展的影響究竟有多大,還是要回到現實,通過解讀其半年報的客觀數據來逐一揭秘。
其一、業務停擺54天的二季度業績
美國商務部在4月15日激活針對中興通訊的"拒絕令",直至6月8日雙方達成和解中興通訊恢復運營,業務停擺的54天全部發生在第二季度。
結合中興通訊的半年度報告和4月27日發布的未考慮"拒絕令"影響的第一季度報告,可以測算雖然"主要經營活動無法進行",中興通訊在第二季度仍然取得了105.5億人民幣的業務收入,但由于毛利率降低到21.8%的水平和計入受"拒絕令"影響而計提的24億人民幣的減值損失,當季營業利潤為-41億人民幣;利潤總額則因受到向美國政府支付10億美元罰款的一次性營業外支出影響而陡降至-107億人民幣。
排除一次性罰款和資產、信用減值損失,中興通訊在第二季度的特殊運營期內對于成本和費用的控制仍顯不力。從下表數據可以看到,當季營收環比下降63%,但成本下降幅度僅為57%,銷售、管理、研發、財務等費用下降幅度僅有46%,由此造成了-38%的營業利潤率。
第二季度的巨額虧損和罰款支付直接影響到中興通訊年中的現金流量,由于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均為負值,中興通訊到年中消耗掉143億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而去年同期水平是41億;由此導致期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只剩下了158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的259億減少了39%。
現金流大失血將直接影響到中興通訊下半年的經營活動,尤其在其資產負債率已經由去年同期的70%上升到72%將導致融資成本增加的背景之下。中興通訊在半年報中披露其2018年下半年還將繼續加大5G投入,錢從哪里來?由此"聚焦提效,強化主業,強化成本控制"將成為必然舉措。
其二,手機業務難脫被剝離出售的命運
中興通訊的經營業務根據客戶和產品分開組織和管理,分為運營商網絡業務、消費者業務和政企業務三個營運分部,其業績表現受美國制裁事件的影響不盡相同。
由上表可以看到主要是為國內政府以及企業提供各類信息化解決方案的政企業務板塊,受"拒絕令"影響最小,雖然毛利潤同比下降了17%,但業務收入卻出現了逆勢增長,在危難關頭所受政府方面扶持也最為明顯。
"拒絕令"生效期間不能正常履行合同導致收入占比最大的運營商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27%,域名注冊,毛利潤同比下降33%,但由于成本支出的相應減少,依然保持著37%的毛利率,在行業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并不比其他競爭對手相差太大,也說明其盈利能力并未因美國制裁而受到太大的破壞。
受美國制裁事件影響最為深重的則是消費者業務,其業務收入和毛利潤同比下降最為劇烈,收入同比下滑36%,毛利潤同比陡降75%,導致毛利率僅有5%。
中興通訊的消費者業務以手機為主,美國商務部的"拒絕令"直指手機產品的核心部件:芯片和操作系統,導致中興手機在市面無法銷售由此形成大量存貨,消費者業務低到個位數的毛利率正是由于預提損失所致:中興通訊在其"預計負債"項下將"手機退貨準備"1.7億的"期初余額"追加到9億的"期末余額"。
為對不同經營分部業績進行分別監察,中興通訊以"經調整的稅前利潤"來評估分部績效以便做出資源分配的決策,2018年半年報呈列的消費者業務"分部業績"(可申報利潤)為-5.26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6.67億人民幣下滑了179%!在"聚焦提效、強化主業"的經營策略之下,對績效最差的消費者業務的處置已成為中興通訊新任管理層最迫切的任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