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消息,在“第一屆中國無線電大會”上,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表示,中國移動將從以下幾個維度打造開放的5G:
第一,需要打造新一代開放網絡。包括產業開放,美國服務器租用,ICT融合、新興產業生態圈;架構開放,軟硬件解耦例如NFV,控制與承載分離例如SDN、邊緣計算;成果開放,軟件開源、硬件白盒化;能力開放,包括網絡能力和大數據。
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
第二,O-RAN,構建開放的RAN產業生態。O-RAN通過引入AI、RAN接口標準化、解耦軟/硬件。中國移動牽頭成立的O-RAN(5G開放智能無線網絡)產業聯盟,構建更低成本、更智能、更開放的5G網絡。
第三,MEC,支撐邊緣云業務發展。5G邊緣UP會話管理,無線智能感知與業務分發等,使邊緣計算成為5G原生技術。中國移動牽頭ITU面向智慧醫院的無線能力開放研究,并在無線信息開放、ECP與CN等領域持續貢獻。
第四,SBA構建開放柔性網絡。基于服務的網絡架構(SBA)+基于IT的開放平臺,亞洲服務器租用 歐洲服務器,通過API接口調用提供開放柔性網絡。中國移動是3GPP 5G系統架構項目的唯一牽頭人,并主導提出SBA架構。
第五,網絡切片服務各行各業。5G安全體系及網絡切片提供統一的、靈活的、可伸縮的5G網絡安全架構,滿足不同應用的不同安全級別和差異化服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