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英特爾5G·網絡峰會”上,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涌表示,5G將對芯片提出新需求。“一方面邊緣云技術加速了新應用、新業務的發展;另一方面終端形態多樣化、處理要求增強,這都對芯片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涌
張涌指出,相比4G,5G的業務場景擴大到三大場景,業務需求發生重大變化,新需求隨之帶來端到端技術新變革?;?a href="http://www.qzkangyuan.com/cnidc/idcnews/txzx/20170620/4703.html">5G的大帶寬、低延時、廣聯接的特性,孵化出更多的創新業務,而5G靈活、高效融合、開放的特性使得創新業務在交通、工業等各個行業加速融合,使得垂直行業的應用更加多樣化,孕育新型信息產品和服務,創新5G行業應用,重塑產業發展模式。
張涌認為,未來基于5G的AR或者VR,不僅在娛樂場景下會得到廣泛應用,也會在醫療、工業,包括管理、教育等場景下都會獲得非常好的發展機會,在這些場景下對于運營商來說會帶來新的增長空間。據了解,中國聯通在5G和VR方面也開展了一些試驗,包括在青島的全場景5G+VR的試點,在杭州和阿里做了5G+8K直播的試點。
“對于自動駕駛,5G技術充分考慮了汽車和交通行業的需求,在自動駕駛,輔助駕駛,智慧交通等場景,車聯網也有可能成為5G的首發應用。”張涌認為,目前受制于現在的技術和法律的相關限制,自動駕駛可能還只是一個試驗階段,但是輔助駕駛和智慧交通是有可能在5G正式商用的時候可能進入我們的商用場景。
在無人機的場景下,5G有可能是點到點無人機的控制變為端到端,網到網無人機的控制,通過專用的低空覆蓋的5G網絡,可以實現無人機非4G的控制不僅在現有的一些娛樂性的無人機應用當中可以擴展,免備案空間 香港服務器,更重要的可以使像遠程巡線得到非常大的發展。
在工業控制方面,網絡切片,邊緣計算,低時延,大帶寬,5G最重要的特性將使工業的4.0場景得到非常好的擴展,特別是大帶寬將使視頻識別技術能夠在工廠當中得到非常好的應用。
在智慧醫療方面,5G的高帶寬可以支持多素的高清視頻,低時延可以支持遠程的場地和控制信號的場地,5G的大連接可以實現醫院的內外大量的醫療設備的聯網,同時網絡切片,邊緣云等技術,云主機租用,可以保障業務的獨立和隔離,提高業務的實時性,可靠性和安全保障能力,這些將使今后的醫療實現無線化,遠程化和智能化。
張涌認為,5G技術將對芯片提出新的需求。一方面邊緣云技術加速了新應用、新業務的發展;另一方面終端形態多樣化、處理要求增強,這都對芯片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英特爾在5G的云網端都提供了豐富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我認為會是未來5G應用場景的基礎能力,我們也非常希望能夠看到更多的英特爾的解決方案。”
張涌強調,中國聯通和英特爾有多方面的合作,包括在邊緣云方面的合作,并推出了相關的解決方案。此外,中國聯通和英特爾都是國際奧委會的合作伙伴,我們也期望雙方聯手,在北京2022冬奧會當中能夠為“智慧冬奧”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