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消息,5G在今年的影響力之大,有點出乎通信業界意料。按照3GPP到2020年全面商用5G的規劃,今年是5G商用前期的一個關鍵時間節點,要完成關鍵標準制定、關鍵系統產品能力測試等工作,為2019年規模試商用做準備。但是,一些心急的運營商宣布“提前商用”,一些國家將5G“政治化”,都讓5G獲得了更大的社會關注度。
從國內看,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測試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測試結果將在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PT展)上重磅發布。三大運營商也紛紛在多個城市開啟5G規模試點,5G商用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在PT展前夜,中興通訊副總裁、第三營銷事業部市場及方案部總經理劉金龍接受了媒體采訪,對中興通訊及國內5G發展現狀進行了解讀。
“5G合作非常深入”
今年來,中興通訊在國內市場,一方面參與了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測試,另一方面也參與了三大運營商組織的測試和城市級試點。劉金龍表示,公司已全面實現業務的快速恢復,截至目前生產產能100%恢復正常,研發進度已趕上年初設定目標,售后服務能力全面恢復,客戶和市場信心快速恢復,不斷獲得新的訂單,主流產品保持了穩定的市場份額。
“我們盡快追回失去的時間,將對客戶的影響降至最小。”劉金龍說,大多數客戶非常體諒中興通訊的困難,一如既往保持了與中興通訊的深入合作。在中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測試中,中興通訊不到一個月即追上了進度,并順利完成了相關測試,部分項目測試取得領先;與運營商“5G合作非常深入”,拿下了多個具有標志性的5G試點城市。
劉金龍舉例,中興通訊與中國移動在廣州開啟的合作試點是中國移動集團五大實驗外場之一,目前已經建成22個5G基站。8月完成珠江新城階段性建設,實現了CBD區域的連續覆蓋;9月初完成第一階段正式測試,完成全景VR看珠江、高清視頻會議、5G業務體驗等業務演示。廣州的試點進度在中國移動集團內部都是領先的,也是全網規模最大的試點城市。
中興通迅與中國電信在雄安新區試點,今年3月聯合中國電信、百度在雄安新區完成首個基于5G的無人駕駛車測試,9月20日又打通了國內首個基于3GPP R15標準SA架構5G firstcall。雄安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國家級新區,有著舉世矚目的政治地位,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對標國際先進理念和一流設計水準,這一示范點的建設成果在電信集團內極具參考意義。此外,中興與電信在蘇州也開展了試點合作,蘇州有大量的外資、合資工廠,制造業十分發達,5G試點應用瞄準了智能制造,意義也十分重大。
中興通訊與中國聯通也有六個城市的試點合作,8月初在深圳外場實現了首個基于3GPP R15標準的端到端貫通,深度參與中國聯通、騰訊的5G聯合創新實驗室的應用測試。深圳作為一線創新性城市又具全國三大金融中心地位,擁有非常多的業務應用機會,聯通集團選擇在深圳與中興通訊開展試點工作也是充分信任中興通訊在5G研發和行業應用創新方面的實力,證明了中興的價值。
“我們與三大運營商的合作,無論試點城市的數量還是質量水準都很高。”劉金龍說。
劉金龍表示,目前,國內5G從技術到標準,再到垂直行業應用,生態合作,正在全面展開。中興通訊接下來要盡快完成技術驗證,推進5G商用化,為國內市場的規模商用打好基礎。
中興繼續處于中國5G產業第一陣營
中國5G測試、試點正在穩步推進,三大運營商均計劃在2020年規模商用,與3GPP的規劃保持一致。但是,部分國際運營商已經宣布要在2019年提前商用5G,吸引了國內產業界和廣大用戶的注意力。
中興通訊在全球各地與運營商開展5G合作,對5G產業發展的具體進度有著明確的認識。劉金龍認為,中國的運營商、廠商在5G積累上并不比國外差,整體處于產業第一陣營,在標準支撐、系統產品層面都具備了相應的商用能力;在終端方面也在迅速完善,即將轉入商用階段,與韓國、美國的運營商進度并無差異。
事實上,從C114角度看,5G在今年遭遇眾多政治層面的干擾,一方面違反通信業發展潮流,另一方面也是中國5G產業走向強大的一個例證。中國早在去年就公布了5G頻譜規劃,整體保持著清晰而穩健的推進步伐。
劉金龍表示,當前中國商用5G還有四個問題,一是明確最終的頻譜歸屬,二是與2G/3G/4G的融合組網能力驗證,三是產業鏈生態的成熟,四是商業模式的探討,如何保持業務增長,真正為運營商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