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隨著AI等新技術的發展,諸多崗位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例如,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員已經開始被AI客服所取代;SDN/NFV網絡架構的實現,將讓部分通信網絡設備維護崗位失去存在的價值。這些崗位一般存在很久,由老員工所占據。
實際上,當前Verizon相當缺錢,亟需改善財務狀況:營業收入近年來逐年下降,其1140億美元的負債,已經基本上與一年的營業收入相當;每年需要向股東支付高額股息,并且還需要保持增長;在5G時代即將到來之際,又需要百億美元量級的網絡建設成本……
錢的來路無非是開源或者節流,開源方面暫時沒有什么好辦法,因為美國市場高度飽和,沒有多少純新增用戶,并且還狼多肉少,除了全國范圍的幾個大運營商之外,各州還有無數中小本地運營商。至于新業務,Verizon近年來也沒有太多招數。
根據公開數據,Verizon員工的人均年薪酬福利在12萬美元左右,考慮到辦公成本攤銷等方面的支出,站群服務器,大約為15萬美元/年。裁員4.4萬人,意味著每年可以節約66億美元左右。這筆錢對Verizon來說大約相當于1/20的年度營業收入、1/17的負債總額,以及1.5個季度的利潤總額。
雖有有多年的奉獻與堅守,但職場就是那么殘酷,無法接軌時代,只好被時代淘汰。5G時代即將到來,這是一個時間節點,Verizon在這個節點上送別老兵,讓他們的人才隊伍可以滿足新時代的要求。
開源不成只好節流,Verizon已經制定了到2021年削減100億美元支出的計劃。與其精細化分解任務,不如通過裁員完成2/3的指標來得利索。這樣Verizon才有了財務空間去投資5G網絡和發展新業務,以確保未來的市場競爭力。
不僅Verizon,近年來國際運營商的裁員成為普遍態勢,全球排名前20位的電信運營商近3年已經削減了十萬以上的工作崗位,尤其是在2018年夏季,主動裁員更是成為普遍現象,其中英國電信裁員1.3萬人(占比12.3%),德國電信裁員1萬人(占比4.6%),意大利電信裁員4500人(7.6%),澳大利亞電信裁員8000人(25%)……
這種普遍現象的背后也蘊含著普遍的規律。首先,運營商都面臨著財務上的巨大壓力,不斷升級的通信技術需要它們不斷進行投資,投資額也與之俱增,例如5G所需的投資是4G的1.5倍,而它們能否從單用戶身上獲得1.5倍的增收則尚無定論,裁員成為優化成本的重要方式。其次,運營商也需要新的知識結構,以適應新的技術時代要求,而諸多老員工,知識結構已然老化,無法跟上新時代,雖然殘酷,但裁員依然必要。最后,新技術發展讓很多崗位失去了存在的空間,削減也是理所當然。
首先,信息通信產業是知識更新換代最為快速的產業,不管是否殘酷,它對身處這個產業當中的員工明確提出了不斷更新知識的要求。而諸多老員工的知識結構卻不斷老化,他們所掌握的技能甚至隨著技術的升級換代都將沒有用武之地。2017年,AT&T開始員工能力升級培訓專項行動,公司高管通過調研發現,其25萬員工中只有大約一半具備公司所需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技能,更重要的是,其中10萬名員工從事與硬件功能相關的工作,而這些工作在未來10年可能消失。AT&T如此,與其業務基本一致的Verizon也同樣如此。
一聲驚雷,近日據福布斯報道,美國電信運營商Verizon計劃向大約4.4萬名員工提供“自愿遣散費”(實際就是裁員補償),免備案主機,并且把超過2500名IT員工轉移到印度Infosys公司,也就是將所謂的勞動關系從Verizon轉移到Infosys,Infosys至少保留其1年的職位。
他們為公司奉獻了青春與汗水,是Verizon連續數十年成長的基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又成為Verizon再成長的障礙,這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
大趨勢:國際運營商普遍在裁員
值得注意的是,Verizon本次裁員所針對的主要是長期雇員,也就是在公司工作時間超過30年的員工。能在一家大公司內連續工作超過30年在美國并不罕見,這些員工或者能力出眾,逐步走上了各級管理者的崗位,或者扎根在一些基礎職位上,成為“老法師”一般的人物。
老兵隱退:新時代的人才要求
此次人員調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要知道,根據Verizon公布的數據,2018年6月底,其員工總數為153100人,此次調整的共4.65萬員工占了員工總數超過三成的比例。
降本節流:為未來留下財務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