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業務:中國電信增長最多
移動最強 電信最穩,聯通增長快、利潤低
中國電信前三季度營運收入為2849.71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3.6%,凈利190.34億元。雖然中國電信收入沒有中國移動高,但是在整體收入依然客觀。
正如中國電信原總經理劉愛力在2018年世界移動大會上所說的,亞洲服務器租用 歐洲服務器,運營商目前的競爭方式是“一碗湯、湯一碗,倒過來叮當響,倒過去響叮當,倒過來倒過去,還是那碗湯。而且這碗湯每倒一次,行業價值就會下降一次。”
中國移動之所以能夠在有線寬帶業務上取得如此快的增長,主要是由于中國移動在寬帶資費上做出更大的降費力度。并且,通過寬帶套餐和4G套餐的對應,比如移動手機用戶每月消費達到一定檔次,可以免費使用20M、50M、100M等速率的寬帶。由此,移動寬帶在凈增用戶明顯高于電信、聯通。值得注意的是。因發展太快,中國移動寬帶在質量與服務方面,亞洲服務器租用 歐洲服務器,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從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不論是有線寬帶業務用戶總量,還是用戶增長量上,中國移動都占據優勢。但是值得指出的是,雖然從財報來看,中國移動以1.47億戶超越了中國電信的1.44億戶,但是1.44億戶并不是中國電信的真實實力,這僅僅是中國電信上市公司的有限寬帶用戶數。
在前三季度,中國移動各項業務排名居首,特別是在寬帶業務領域實現了上市公司用戶數對中國電信的反超,但中國移動并沒有成為絕對的霸主。
從4G用戶凈增長可以看出,中國移動在中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跌,但是后續增長量回到了第一的位置,可見中國移動對4G用戶的吸引力依然存在,這主要得力于移動也跟隨電信與聯通,推出更為優惠的流量套餐。在年初中國聯通4G用戶增長量高于中國電信,但是從4月開始,中國電信4G用戶增長量高于中國聯通。
從移動通信業務總量可以看出,中國移動由于在4G初期積累的巨大優勢,其市場地位依然無人撼動,比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用戶的總和還高出3億多戶。但是中國電信在移動用戶增長率保持第一。
接下來,筆者就帶大家看看,前三季度財報背后蘊藏的巨大信息量,在市場越發激烈的情況下,三大運營商又有著怎樣的優勢和挑戰。
運營商只有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用更強的執行力和更多的投入,堅決發力智慧城市、物聯網、云計算、互聯網等新業務,積極謀求轉型。比如我們看到中國電信成立了專門的智慧家庭公司。
從4G用戶總量與移動用戶總量比可以看出三大運營商移動用戶質量的高低。其中,中國移動為75.87%,中國聯通為70.86%,中國電信為78.23%。可以看出中國電信移動用戶的質量最高,這主要是中國電信在4G領域的投入。接著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1-9月4G用戶增長情況。
值得指出的是,中國三大運營商隨著提速降費政策的進一步實施,運營商ARPU值下降已經成為難以逆轉的趨勢。據工信部最新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466億GB,同比增長201.9%; 9月當月DOU(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5.15GB,同比增長162.6%,流量雖然增加但是流量價值卻在快速下降。
可以看出,三大運營商在提速降費政策下,急需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如果只是單純依靠從別人碗里搶飯吃,或者是依靠低價來搶占市場,對于運營商的健康發展非常不利。
在中國電信公布的9月份運營數據中,有這樣的一段表述,截至2018年9月底,本公司的母公司之有線寬帶用戶數(不包括中國境內本公司有線寬帶業務經營的省份的用戶數)為0.25億戶,本公司及本公司的母公司之有線寬帶用戶總數合計為1.69億戶。也就是說中國電信實際有限寬帶用戶總數為1.69億戶,依然占據有限寬帶業務的霸主地位。
這種情況下,運營商一方面需要開辟新的收入來源。為此,運營商開始在個人市場、家庭市場、政企市場、新業務市場上開辟新的收入增長點。
從有線寬帶業務增長可以看出,中國移動具有明顯優勢,對于國內固網寬帶市場來說,此前一直是“電信、聯通”領跑的競爭格局已不復存在。按照中國移動有限寬帶業務增長勢頭可以推斷出,中國移動在有線寬帶業務上的反超是遲早的事,筆者推斷至少要到明年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