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一:部分有捆綁業務的號碼目前依然無法轉網,最遲需2050年后才能辦理,例如188號段,該號段幾乎所有手機號碼都有在網協議[融寬]100M_3年以上網齡送寬帶(免續)(到期時間為2050-12-31)影響攜轉辦理,該號段由于捆綁了相關業務,VPS,在2050年前都無法轉網。作為中國人最喜歡的數字“8”,該號段依然緊緊的被中國移動攥在手里,目前無法實現攜號轉網,除此之外,辦理了校園網、親情卡等特殊套餐的號碼也無法實現攜號轉網。
對此消息,各大媒體一片唱好,一個短信就能辦理的攜號轉網與之前相比有了很大便利,更有媒體稱此舉將激起運營商的更好競爭。然而事實卻是這樣嗎?實際上在轉網過程中,仍然充滿了困難。
困難二:轉網后由于不用運營商的號段歸屬地不同,號碼無法實現部分功能。目前國內的所有號碼前三位為運營商識別碼,中四位為歸屬地識別碼,一旦轉號后,相關互聯網應用數據庫無法識別號碼正確歸屬地,導致手機部分功能失靈,例如在線充值話費,在支付寶上充值話費會導致部分商家無法正確充值;此外,日常生活也會受到影響,香港免備案主機 美國服務器,例如銀行、公司數據庫無法識別該號碼信息導致無法發送信息。
雖然該項措施目前施行起來有一定困難,但是只要國內三大運營商積極面對,在一些公用領域上共同分享相關數據,這一措施肯定會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同時也倒逼運營商主動降低資費,提供更好的服務,也有利于消費者消費。
2010年11月22日,工信部第一批攜號轉網試點在天津、海南啟動。攜號轉網試點走過第八個年頭,如今也有了新的進展。工信部近日表示,12月1日起,天津、湖北、云南、江西、海南5個試點省市正式啟用新的“攜號轉網”流程。
攜號轉網新流程示意圖
進入智能手機時代,一個手機號碼往往綁定著個人微信號、手機銀行、各類應用APP等,因為網絡運營商提供的不好的服務而更換手機號碼,會導致牽一發而動全身。“攜號轉網”政策的問世,也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熱烈歡迎。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網絡運營商消極對待,為“攜號轉網”設卡,阻撓消費者更換網絡運營商事十分不明智的行為,國家試點了八年,轉網流程越來越簡單,消費者操作也越來越方便,攜號轉網已經成了一種趨勢,任何運營商都無法阻擋這一趨勢。